世界闽南文化节之多元民俗:千年积淀异彩纷呈
丰泽:蟳埔女
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主要分布在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其头饰、服饰风韵和不饰雕饰的“粗脚头”渔女原生态,有着独特的视觉标记和积淀深厚的文化特质。
蟳埔女爱戴花,俗称“簪花围”。所戴鲜花,多数来自附近的云麓村。该村原是南宋时阿拉伯人蒲寿庚的私家别墅——“云麓花园”。据说园中的茉莉花、素馨花等奇异花木是南宋时从西域引进延续至今。蟳埔女的骨笄保留了古代“骨针安发”的本意,系全国独有的“活化石”。其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带有独特的闽南渔女特征,也体现着生产劳作的需要。
蟳埔女头饰、服饰自明末清初形成以来,既保留了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又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有所发展、演变,世代相传。
蟳埔习俗带有特色显著的海洋文化印记,除“簪花围”之外,蚵壳厝也是一大例证。据考证,蟳埔蚵壳厝的大蚵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转载而来,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景观,也见证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而蟳埔还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的闽南传统习俗,“半夜出嫁”的婚俗别具一格,“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较为完整。2008年6月7日,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曦 杜天祥)
洛江:赶妈猪(羊)
在洛江区马甲镇,有一座始建于元顺帝1441年、专门供奉妈祖神像的顺济宫,每年农历正月十八至正月二十二,都会举行“赶妈猪、羊”的祭祀活动,祈求境内人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妈猪”、“妈羊”专门用来供奉海神妈祖,两头“妈猪”、一只“妈羊”从公猪仔、公羊羔中挑选,一般为黑色,由当年轮到祭祀妈祖那个村的村民喂养。“妈猪”、“妈羊”可以自由走动,走入村民家时,还会受到礼遇,无论吃饭、喝水,这家人都要让“妈猪”、“妈羊”先吃、先喝。
祭祀当天,家家户户摆筵桌、供奉妈祖、放鞭炮。中午,负责喂养的人家还要煮鸡蛋面线汤喂“妈猪”、“妈羊”,等它们吃饱喝足后,再“赶妈猪”到顺济宫去供奉。一路上,鞭炮声声、锣鼓喧天,“妈猪”、“妈羊”披头挂彩,神气十足,大家抬着妈祖神像,举彩旗,点高香,跟在“妈猪”、“妈羊”后面巡境。顺济宫的祈福仪式结束后,翌日凌晨,村民将“妈猪”、“妈羊”宰杀后分给大家。
在马甲镇,参与妈祖祭祀活动的有潘内、溪北、溪林、西头、义山五个行政村以及杏林村的部分自然村,共有11个姓氏,人口一万多。这一独特的祭祀妈祖活动,在泉州乃至整个妈祖文化信仰地区都很少见。(谢曦 叶金玉)
- 2013-06-05世界闽南文化节特刊:传奇之泉商 腾飞之泉州
- 2013-05-24世界闽南文化节:泉州共一轮明月 唱百代乡音
- 2013-05-22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特刊 宗教之世界开放之泉州
- 2013-05-06泉州"国宝"版图向乡镇拓展 新增11处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