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飞地”:记者探访洛江三明安溪三地故事
形成源于 历史因素
飞地产生大多源于历史原因。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地民众到另一地进行拓荒耕耘,后来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将这块地划归给垦荒人的祖籍所在地。这种现象比较多,记者采访过的位于永春横口的安溪福斗村三光角落和洛江钟山村西乡2号等都属于这个现象。
在永春下洋拥有卓宅飞地的三明大田县济阳乡,与泉州有着深厚渊源。据介绍,济阳乡早期其实归属泉州管辖,因为该乡在1950年从德化县划归大田管辖,至今,济阳乡还是大田少数几个说闽南话的乡镇之一。
还有一种原因是早年进行工业化和三线建设过程中造就的一批飞地,绝大多数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置的工矿区和农牧场。
去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做过一期飞地的专题报道,介绍了北京在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一块面积380平方公里的飞地,名叫双河农场,也是中国“飞”得最远的一块飞地,这里最初是劳教农场,后因北京知青的到来而渐渐繁荣起来。上海在江苏、安徽两省也有7块分地,分别是农场、牧场和茶林场。
说到飞地、插花地,记者在卓宅采访时,听到当地一位村民对插花地的另一种有趣解释,话说很多年前,永春下洋有人嫁女到大田济阳乡,顺便将卓宅这块山地作为嫁妆一起送给了济阳乡人。
地图上一般 不标注飞地
既然存在,为何地图上一般没有予以标注?
记者翻遍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泉州市地图册》,在所有行政区划中,标注有飞地的只有一例,即在永春下洋镇的地图中明确标注卓宅归属三明大田。
说起这个现象,艾科长摊开一张他亲手绘制的泉州政区图说,因为飞地面积小,一般比例的地图上是不会标注飞地的。当然,“飞”入下洋镇的大田县卓宅自然村相对特殊。据说,当年出版社在绘制出版下洋镇的地图时,针对其辖区内的这块大田飞地,两地各派出工作人员,就要不要,以及如何在地图上标注济阳连接卓宅飞地的一条直线进行了协商。
艾科长说,除飞地本身面积小,小比例地图上无法体现外,有的地方在绘制地图时,也不愿意在其辖区内注明人家的飞地。
- 2013-06-07一村连四县 南安乐峰镇飞云村百余村民成“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