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戏的“城里城外” “寄人篱下”的尴尬
打城戏
打城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打城戏的表演艺术重在武功、杂耍,这是从京剧武打
程式中学来的,而音乐曲调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梨园戏、高甲戏音乐曲牌和伴奏乐器。
它的早期剧目以《目连救母》为主,共有12部连台本戏。后期大量吸收京剧剧目。打城戏走上舞台,渐渐地形成自己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剧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一批新的剧目,如《郑成功》《龙宫借宝》《岳云》《宝莲灯》《潞安州》等。
谁能“破门而入”?
□吴旭涛
最早的打城戏,是在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受苦者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将其救出,该剧因此得名。如今,打城戏自己也身陷囹圄。
泉州打城戏剧团曾经号称“天下第一团”,这是个响亮的名号,但也透着尴尬:“天下第一团”,指的是该剧种全国唯一的剧团。剧种的兴衰,就与“天下第一团”息息相关。
一边是市场的萎缩、从业者的减少、宗教性质的被人不理解;另一边是老百姓对老祖宗遗产的关注、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逐渐重视、传承人对剧种没落的不甘,种种因素夹杂在一起,造成了打城戏今天的“围城”,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的两位老人吴天乙和伍志新,一个出生便与打城戏相伴,一个从艺47年,都见证过打城戏最辉煌的时候。他们何尝不知道专家们所说的,打城戏所面临的困境;专家们建议的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他们一直在做。只不过,他们还想做得更多一些,不想让打城戏过早地进入博物馆;他们还心存希望,希望打城戏在他们手上还能兴盛起来,和当年一样。
没有观众,可以培养观众。打城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和表演形式。且作为宗教剧种,武打动作多,语言障碍少,更容易吸引人。在泉州的许多旅游景点、表演场合,打城戏可以和南音、木偶剧一样,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来展示。且“非遗”进高校、文化惠民演出等,作为“天下第一团”的打城戏也可以加入,让市民熟知。
没有演员,可以培养演员。许多剧种在学校都有合作办学,可喜的是,打城戏也有了30多位学员。但打城戏的理论知识、剧目资料等还有待进一步整理和发掘。且打城戏虽有两个传习所,但国家级、省市级传承人仅有4人,培养演员的同时,也应培养好老师。
不止打城戏,我省的许多戏曲如南音、高甲戏都进入了学校,进入了课堂,培养新的学员。在这些学员身上,我们看到了古老剧种的新鲜血液,生命在他们身上得以延缓。他们的“破门而入”,给了古老剧种打破“围城”的希望。
- 2013-09-04“老戏新生”追踪 老泉州深情回忆打城戏昔日盛景
- 2013-09-02打城戏新生 时隔5年“天下第一团”重登舞台
- 2013-09-02泉州打城戏市级传习所昨授牌 折子戏时隔5年再登台
- 2012-10-09在家自建打城戏陈列室 吴天乙的“戏梦”人生
- 2012-09-24泉州艺校首届打城戏专业开班 招收挑选12名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