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查条形码辨产地? 仿制非常简单不具备防伪功能

qz.fjsen.com 2014-03-20 08:22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黄晖/绘)

□早报记者 李菁 石勇 通讯员 杨思默

近日,市民熟知的DANISA皇冠丹麦曲奇被指为假进口。消息一出,市面上进口食品是否真为“洋食品”引发关注。有消息指出,只要查看进口食品外包装上的商品条形码数字,就能够辨别其真正的产地。这是真的吗?早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市民出招:查条形码辨产地?

皇冠丹麦曲奇不是丹麦货?这种据称1986年从丹麦进军中国的曲奇饼干,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信赖。但是,有记者到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注册地实地探访时,并没有找到联系电话和办公室。调查之下,发现丹麦民众并不认识该品牌。

消息一出,各界哗然。到底哪些进口食品才是真正进口的?普通市民到底怎样辨别进口食品是否为“山寨”货呢?有业内人士表示,只需查询进口食品外包装的商品条形码,就能知晓其产地。随后,一条关于查询进口食品产地商品条形码的微博在网上热传。

“拒绝上当,从条形码就可看出是哪个国家产的!”这条微博下,还搭配了如何通过商品条码上前三位数查看进口食品产地的图片。原来,商品条码的前几位数字是代表生产国的代码,被网民称为“万能的‘国编码’”,比如丹麦为“57”,日本为“45-49”,意大利为“80-83”等。

“这条微博上还说,除非买到的是山寨品,不然国编码是不会出错的。除了转发这条微博,我还把有各个国家代码的图片保存在手机里了。以后去买进口商品的时候,我就可以对照一下。”市民张先生说。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

记者走访:不扫不知道 一扫吓一跳

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麦德龙、百汇等销售进口食品的大型商超及部分进口食品店。除了对照微博上的国家代码图片外,记者还下载了专门扫描商品条形码的手机软件。

在市区某大型商超的进口食品柜台,记者随机查询了5款市民熟悉度较高的进口食品的商品条码,却遇到了不可思议的情况。某款超市标注产地为马来西亚的“素玛哥”牌果冻,商品条形码信息与国家代码不一致,扫描后商品信息的产地为香港。另外一款产地标注为孟加拉国的“PRAN”果汁,产地居然是意大利。

随后,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情况出现了。一款来自韩国的泡面,通过手机软件扫描之后,显示的商品名称为“京剧脸谱”。泡面居然变成了脸谱?到底是软件出问题,还是商品条形码的编制没有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呢?

随后,在另外一家大型商超内,记者再次查询了多种进口食品的商品条形码,依然没有一款能和微博上提供的资料对上号。用手机软件扫描时,除了产自美国的“lily”咖啡外,其他产品在扫描中显示“暂无商品信息”。

走访市场之后,记者一头雾水,通过商品条形码查询进口食品的产地到底靠不靠谱?大型商超销售进口食品时在中文标识等方面都做得很正规,可是普通市民依此方法查询的话,似乎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商品条形码到底应该怎样查询?市面上是否存在不合格的商品条形码呢?记者辗转联系多位从事商品包装的业内人士,希望能够得到详细的解释。

纸箱厂就可随便仿制,别当真!

条形码不具备防伪功能

□早报记者 李菁 石勇 通讯员 杨思默

商品条形码都是正规机构所出的吗?一位从事包装业多年的“深喉”表示,商品条形码可以仿制,如果市民想要通过此法辨别商品,很可能上当受骗。

“深喉”:仿冒条形码非常简单

“一个厂家生产的商品如果没有商品条形码,纸箱厂是可以提供的。仿冒条形码并不难,可以说非常简单。很多没有条形码的商品,为了能够博取消费者的信任,就会要求包装厂印制条形码。”“深喉”说。

他表示,现在有很多网站提供条形码生成的业务,只需输入相关的数字代码,就能够生成条码图形。也就是说,想要制假的厂家,只要随便使用其他正规厂家的代码,就能自己生成条形码印刷。有些人会直接把别的厂家条码扫描出来,进行印刷。

“商品条形码是由一组按一定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对应字符(阿拉伯数字)所组成的、用于表示商店自动销售管理系统的信息标记,或者对商品分类编码进行表示的标记。现在很多人下载扫描商品条形码的软件,对着商品外包装上印刷的条形码扫一下,就可以知道商品价格、生产厂家、销售店家、电话地址等信息。事实上,用这个方法查询商品并不靠谱。”“深喉”说。

商品条形码仿冒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进口商品上,国内生产的商品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仿制商品条形码,让原本没有正规条形码的产品流入市场,这些产品很可能存在各种质量问题。

市民陈小姐也向记者爆料:“之前,我一位亲戚厂家生产的几款商品是没有商品条形码的。当时,他向包装厂的人询问要怎么申请,包装厂的人告诉他不用这么麻烦,他们可以提供同类商品的条形码。”

工商:条形码不具备防伪功能

鲤城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正规厂家要获得商品条形码,需要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进行申请,通过审核后才能获得合格的商品条形码。

“厂家需要提交营业执照等,向当地的编码分支机构进行申请,通过初审之后,分支机构会向中国编码中心提交数据,邮寄资料。中国编码中心审核过后,会给厂家核发厂商识别代码,并把数据下传给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会给厂家打印系统成员证书。”鲤城区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

工作人员表示,商品条形码只是印刷在商品外包装上,显示产品基本信息的条码,并不具备防伪功能。

“其实,伪造条形码是很容易的,有部分厂家会复制其他厂家真品的条形码自己用。条码可以通过网络,自己制作。一些普通消费者认为,有商品条形码的商品就是正规商品,其实不然。一些打着品牌名号大做打折促销活动,或者普通地摊上销售的品牌商品,很可能就存在复制真品条形码的情况。”工作人员说。

另外,目前一些消费者依赖于手机上的商品条形码扫描软件,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办法也不能辨别真货。即便手机可以扫描出商品,但条形码也有可能是仿冒的。软件公司开发的扫描商品条形码软件,只能当成消费时的参考,商品条形码只能当成产品追溯的工具。

提醒:消费者可向质监部门举报

记者了解到,质监部门都会定期对商品条形码进行抽检。抽检范围包括:相关企业经销商品上是否印有未经核准注册、备案的商品条形码;是否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形码冒充商品条形码;是否在商品包装上伪造商品条形码;是否存在使用注销的商品条形码或使用过期未续商品条形码的行为;以及以店内条形码冒充商品条形码使用等情况。

另外,从事商品条形码印刷的企业应当符合的条件如下:依法取得出版行政部门颁发的印刷经营许可;具有保证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具有健全的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运行;具有商品条形码印刷质量出厂检验能力或者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机构代为检测。

今后,消费者遇到“不清楚”的条形码时,可以向质监部门进行举报,以免假冒条形码的商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

◆链接

零售商品一般使用EAN商品条形码

商品条形码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代码和条码标识。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推广应用商品条形码,建立我国的商品标识系统。

零售商品是指在零售端通过POS扫描结算的商品。其条码标识由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及其对应的条码符号组成。零售商品的条码标识主要采用EAN/UPC条码。

EAN商品条形码亦称通用商品条形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通用于世界各地,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商品条形码。

EAN-13通用商品条形码一般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商品条形码中的前缀码是用来标识国家或地区的代码,赋码权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如00-09代表美国、加拿大。45、49代表日本。69代表中国大陆,471代表我国台湾地区,489代表香港特区。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