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旺/漫画
东南网3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见习记者 彭思思 记者 沈雪燕) “宝贝,妈妈再给你生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好不好?”这样的问题,以往常被家长用来“逗”孩子。可随着福建省“单独两孩”政策获得通过,这样的问题,在很多家长身上变成了真正的问题。
小大人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昨天,记者在市区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反对派——
“妈妈是零食王,不想再有人跟我抢零食”
子鑫7岁,小学一年级
“弟弟会跟我抢零食,抢玩具,”作为独生子,子鑫说,家里的零食都是他和妈妈来消灭,妈妈是个“零食王”,要是再有个弟弟或妹妹,那就多个人跟他抢东西了,所以自己不想要。
他外公说,现在的小孩比较不愿意分享。子鑫的妈妈也是独生子女,可以多生一个,他们老人也这么希望。不过女儿觉得太辛苦,不愿意生。大人们去年也问过子鑫这个问题,子鑫一直坚决反对。
“妈妈每天都抱着弟弟”
婷婷,5岁,幼儿园,弟弟一岁
婷婷的弟弟,现在还是个小宝宝。婷婷说,“妈妈每天都要抱着他,不然他就会哭。”
妈妈说,婷婷有时候会跟自己撒娇,可因为要照顾弟弟,有时无法顾及她。
——赞成派——
“妹妹会很可爱,我想当姐姐管着她”
小迎,8岁,小学一年级
小迎说,从前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个姐姐,可以带她玩。不过,自己已经是家里老大,这个愿望是没法实现了。
现在她觉得,自己当姐姐也不错,“要是我有个姐姐,肯定会一直管我,我想还是有个妹妹比较好,妹妹很可爱,能陪我一起玩,我当姐姐也会管着妹妹的。”
“多个孩子家里比较热闹”
小郭,14岁,初中二年级
“家里多个小孩子,也会热闹一些。我现在比较大了,不会担心大人们比较关注小孩子,而且我们现在跟小孩子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不会有什么冲突吧。”这个青春期的男孩挺希望家里添个小宝宝。
“我骑车脚酸了就可以给弟弟骑”
贝贝,4岁,幼儿园
周末,爸爸和奶奶带着贝贝在公园里玩。贝贝骑着脚踏车说,他想有个弟弟,“我脚酸了就可以把车给弟弟骑。”
贝贝的爸爸说,贝贝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惜他和妻子都不是独生子女。
——中立派——
“弟弟如果调皮就太麻烦,如果乖还行”
小肖,11岁,小学四年级
小肖有点内向,但面对记者的问题,还是很快地回答:“有个弟弟的话,太麻烦了。”
一问才知道,小肖是被调皮的小堂弟吓怕了——每次堂弟到小肖家,都把家里能玩的东西全拿出来玩,还到处丢。每次知道堂弟要来,小肖就会偷偷跟妈妈说:“我们家又要遭殃了。”
不过,小肖还是慎重地想了一下,如果是个比较乖的弟弟或妹妹,还是愿意的,因为“能陪我一起玩。”
【妈妈经】
“尽量不让任何一个被冷落”
大儿子3岁,小儿子2岁,妈妈是全职太太,爸爸是上班族
毅毅和坤坤相差1岁。毅毅是哥哥,刚上幼儿园,他做什么,弟弟都喜欢跟着。为了让两个孩子不争抢东西,家里买东西都会买一对。
因为弟弟喜欢跟着哥哥,家里人就采用正面引导的做法:比如,给哥哥买了《弟子规》,弟弟看到了,也吵着要读,妈妈就搬张凳子,坐在小兄弟俩中间,指导一会儿哥哥,再看一下弟弟,尽量把两个孩子都照顾到。
“跟老大讲道理,她会懂”
大女儿7岁,小儿子4岁,父母是上班族
7岁的瑶瑶有个小她3岁的弟弟。妈妈说,瑶瑶跟同龄孩子比起来,还是挺大方的,不大会跟弟弟争吵。不过,姐弟俩难免会闹矛盾。妈妈当下会先说姐姐,平息“战火”,而弟弟还太小,需要在事后慢慢跟他讲道理。
有时瑶瑶会埋怨,“妈妈,怎么每次你都批评我。”所以,妈妈每次说完她后都会解释,告诉她大孩子要更懂事。
“培养大女儿带小女儿”
大女儿5岁,小女儿2岁,夫妻都是公务员
于小姐和丈夫都是公务员,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刚生大女儿时,4个人带一个孩子,没觉得很累。女儿长到两三岁时,于小姐觉得女儿脾气不错,于是决定生二孩,“说真的,大女儿要是脾气不好,爱闹的话,我肯定不敢要第二个孩子。”于小姐说,自己有的朋友就因为第一个孩子太难带,放弃生二孩了。
带两个孩子是不是很辛苦?于小姐说,其实比带一个更容易,因为她会刻意培养大女儿带小女儿。
“刚开始她也不喜欢带妹妹玩,特别是小女儿还不会说话时。”两个孩子没法沟通,一抢东西就无法“内部解决”,大的会觉得小的烦。那时,于小姐会刻意培养大女儿的责任心,让她觉得带妹妹是她的责任,并适时夸奖她,让她感受到照顾妹妹的成就感。慢慢地,大女儿就喜欢带妹妹玩了。
现在,小女儿也会说话了,两姐妹能沟通了,于小姐就在处理姐妹俩的关系上改变了方法。“现在要跟她们讲道理了,比如她们抢玩具时,要让她们明白,玩具应该给谁玩。”比如姐姐先拿了,就让妹妹了解,这时候该让姐姐玩,或让她自己去说服姐姐主动让出来。长此以往,姐妹俩就形成一种和平相处的模式了。
“其实,带两个小孩真的比带一个容易,因为一个孩子会整天黏着大人,但两个小孩可以一起玩,大人反而可以脱身出来做自己的事。”于小姐说,关键是家长要注重教育,不要过于紧张,抓住大的原则来教育小孩就行了,很多时候还是要懂得放手,让他们自己长大。否则,孩子走到哪里大人跟到哪里,那再多养一个肯定顾不过来。
【专家说】
常开玩笑“生二胎”孩子会焦虑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潘芬芬:
孩子对二胎的接受程度,要看其年龄范围和父母的教育、引导。
一般,3岁前的孩子,是一元的世界观,相对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家长喜欢逗孩子,经常开玩笑问孩子愿不愿意再要个弟弟或妹妹,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孩子太小,无法理解家里为什么还要多一个孩子,也不懂有兄弟姐妹的快乐。孩子们会焦虑,有的会被问哭,或说“要把弟弟扔掉”这些抗拒的言语。
而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是“自我”阶段,孩子会在自己的世界和社会的期待中权衡、摇摆,不过对于有小宝宝的问题还是无法完全理解,会觉得妈妈的爱被夺走了。
等到上小学的年纪,孩子开始会有二元世界观,渐渐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可以开始跟孩子沟通,孩子也比较能接受和理解。
孩子抗拒二孩
爸妈如何应对?
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很重要。比如,较小的孩子可能不懂跟兄弟姐妹一起玩耍的快乐,家长可以在家养一只小动物,让孩子照顾它,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互相关心,并感受到有玩伴的快乐。
妈妈怀孕后,也是进行引导的好时机。这时候,家长要让孩子加入到迎接新生命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问孩子,“以后有个小弟弟陪你玩好不好?”并多跟孩子描述有弟弟妹妹一起玩的快乐,让孩子产生好奇,感受这种快乐。
如果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家长可以让大孩子参与照顾小宝宝,让他看一看、摸一摸。其实孩子都是喜欢孩子的,增加两个孩子间的互动,大孩子也能慢慢接受小宝宝,并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
同时,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也要注意多教会孩子分享和照顾,不要过分溺爱、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