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益新村原先裸露的黄土地变成整齐划一的停车位 改造前,广益新村一些地方黄土地裸露。(施远圻 摄) 老旧小区存在基础功能设施不完善、绿化景观配置不合理、停车资源紧张等诸多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而面对改造所需的巨大投入,不少老旧小区“望而却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重点改造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记者从市住建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逐步启动2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设施提升。老旧小区具体改哪里?钱从哪来?目前改造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一番调查。 □记者 陈灵 王丽虹 通讯员王毅雄 文/图(除署名外) 为何改造 基础设施陈旧老化 公共配套设施不全 目前,泉州老旧小区数量庞大,建设年代久远。记者走访获悉,我市2000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房屋本体和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甚至基础设施缺失的情况。如房屋前后下水管道破损、堵塞,雨水、污水混流,化粪池得不到定期清理;小区道路老化,路面破损甚至没有路灯;绿地杂草丛生、布局混乱;消防设施设计标准低,消防设施自然损坏,造成潜在消防安全隐患;供水、供电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频发。 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受当时建设条件限制,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比例低。随着时间推移,居民活动场所、公共绿地、电动车库、停车场、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公共配套设施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产生矛盾,给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其中,公共停车位的不足,是最突出的矛盾之一。 此外,不少老旧小区都未规划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周边综合服务设施,如养老、托育、快递末端服务站等社区专项服务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