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大气、水、土壤 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市环境监管执法和监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正式启动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了解到,2021年,泉州市将以“十四五”全市生态环境保护“1+N”规划为遵循,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监管执法和监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和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化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助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实施100个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 今年泉州市将突出精准治理,以协同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减排为重点,坚持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等源头管控,减轻颗粒物污染,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实施100个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持续推进6台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8个工业炉窑治理及闽光钢铁超低排放改造。 深化提升8个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试点在中心市区及周边重点区域开展制鞋、印刷、树脂工艺品、机械制造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关键治污设施安装用电监控,提高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有效性。 研究制定泉州市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快推进低碳社区创建工作,推广鲤城金山社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经验,新增创建20个低碳社区(园区、景区)。 开展第三轮流域水质提升专项行动 水环境整治方面,泉州市将持续开展主要流域、小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内河、近岸海域系统综合整治,完善水生态环境巡查机制,健全陆海统筹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优质水比例稳步提升。 开展第三轮流域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实施100个精准治理项目,力争年底前,南安霞东桥国控断面水质得到提升,新增1条水质达Ⅲ类小流域。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启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以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为抓手,着力解决各类管道病害问题,减少污水直排。继续推动城镇黑臭水体排查整治。 推进泉州湾、安海湾污染治理,加快推动泉州湾入海氮磷污染减排、安海湾生态治理和晋江、南安深海排放工程建设。深化入海排污口整治,加强海漂垃圾治理,落实“海上环卫”机制。 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泉州市将强化土壤环境风险管控,逐步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健全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和应急处置,加快推进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新址迁扩建项目建设。 系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补齐管网配套短板,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实施7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项目(覆盖90个村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480公里,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32座,力争150个以上村庄通过提升治理验收。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试点。 开展五大行业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回头看” 为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泉州市将深入开展全市环境监管执法、监测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持续组织开展各类执法专项行动,不断强化五类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保持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深化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推进环境信访重复投诉和积案化解。组织开展制鞋、石材石雕、铸造、藤铁、日用陶瓷等五大行业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回头看”。 重点推进监测站实验室改造建设项目,加快推进4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4座国控空气站仪器更换和洛江区城市空气站建设等。 (记者 谢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