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泉港:全域帮带 打造乡村振兴“导师团”

2021-04-29 18:16:08 刘泽阳 刘建荣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图为2020年第一期“村支书导师论坛”

东南网4月29日讯(通讯员 刘泽阳 刘建荣)近年来,泉州市泉港区针对一些乡村年轻干部欠缺基层工作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群众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积极传承弘扬党的传帮带好传统好作风,深入探索推进乡村“导师帮带制”的有效载体和抓手,成立“乡村振兴导师团”,采取跨村联带、组团问诊、按需接诊、共建联动等形式,不断建强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有效破解瓶颈问题,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域提升。

“联村式”帮带

以强带弱促转变

凤阳村交通便利、加工业发达,古县村、坑内村相对落后,却资源丰富。“一家、一村富都不算富,联村致富路才宽。”2013年6月,泉港区发挥“名村、名书记”带动效应,试水建立凤阳联村党总支。“名书记”连伙法成为联村党总支书记,“名村”凤阳结对帮扶“邻居”古县村和坑内村。通过发挥联村经济发展联合社、党员冠名服务品牌等载体作用,推动村级班子变强、发展思路变清、精神面貌变好、群众收入变高、村容村貌变美,有效助推被带村整顿转化。

针对农村基层普遍存在的村级党组织书记能力不强、部分班子软弱涣散、村级资源丰富却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2013年以来,泉港区在全省率先推行“跨村联带”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以地域、亲缘、文化等为联结点,把先进村与周边薄弱村联带起来,采取“1+N”的方式组建12个联村党总支,让先进村的优秀带头人兼任联村党总支书记,通过以先进带后进,推动村级资源共享,实现从“外力助推”向“内力激活”转变。

实行跨村联带作为泉州市推行乡村“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创新帮带机制之一,不仅是该区农村党建工作机制的探索创新,更是当前推进后进村、软弱涣散村等整顿转化的有效举措。该区重点确定了一批软弱涣散村、相对后进村和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帮带对象,查找梳理帮带对象或其所在村在组织建设、社会管理、征地拆迁、集体经济发展、服务党员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强带弱、以富带穷,通过规划联审、产业联动、民生联办、乡村联治,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组团式”帮带

精准施策解难题

上西村党总支书记张如庆挂钩帮扶峰尾镇上楼村,先后指导策划生成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绿化等项目50多个,总投资近700万元,主干道拓宽、村道硬化总计4200多米,村道绿化美化2000多平方米;沙格村党支部书记王锡明挂钩涂坑村,帮助挂钩村谋划好发展思路,积极打造特色非遗文化品牌,形成“多点一线”的文化旅游线路;界山镇东张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成作为涂岭镇汶阳村的挂钩村支书导师,“手把手、点对点、面对面”开展指导服务,从自己最熟悉的农业现代化入手,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引进现代设施农业……

针对联村党总支书记“单兵作战”力量有限、被帮带村执行力不够强等难点,2017年,泉港在全省率先推行“村支书导师团”帮带制,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协作”,通过跨镇域实施“导师结对挂钩”“导师帮带项目”,举办“乡村导师论坛”“导师在现场”活动等务实管用的举措,以“支书领着支书学、支书带着支书干”的形式,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减少后进支部存量,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力。3年多来,导师共挂钩帮导23个村,其中80%的村实现了转化提升。

1   2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