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要闻时政 > 正文

泉州保护利用世遗案例入选全国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名单

2024-08-28 10:50:08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薛逸群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山路保护提升,很好地展示了泉州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文旅局供图)

刚刚过去的7月,泉州迎来申遗成功三周年,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做到“留人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让泉州市在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进程中,阔步向前。昨日,市文旅局传来新的喜讯: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名单,《泉州市建立市区联动机制 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案例进入优秀案例名单。

泉州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吸引推动各地青年学子为世遗泉州“代言”。(文旅局供图)

文旅融合推动“活态传承”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这座千年古城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为了推动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泉州建立了市区联动机制,并实施世遗+,打造世界遗产超级IP,通过文旅融合,创新性推动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泉州激活文物主题游,探索发布“世遗文物游”“活态文物游”“宗教文物游”等3条文物主题游径,共涉及17处不可移动文物,浓缩地诠释了泉州鲤城“古今中外”的多元鲜明文化特点。其中,有反映多元社群,古城空间格局布置中轴线参考——开元寺、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李贽故居、独具欧洲风格建筑——泉西基督教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活化利用成功典范——苏廷玉故居等。泉州还将3条文物主题游径接入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通过VR及视频展示等形式为各地来泉游客提供线上游览服务。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文物主题游径将散落在古城的文物点串联起来,带动周边商家、产业、文旅配套设施更新发展,吸引更多人前来感受古城的魅力。

此外,泉州古城还构建起全省首个覆盖国家、省、市三级文物的文物保险项目试点,开启“文物保险+服务”的管护新模式。最大化发挥项目作用,将平台纳入“一网统管”,联动城建、消防等部门,提升处置效率。同时植入VR科技,丰富平台内容。

泉州非遗、世遗魅力四射,吸引八方游客。(资料图片)

创新机制守护“文化宝藏”

泉州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牢牢守护文化遗产“宝藏”。比如:针对私人产权文化遗产管理难点堵点,鲤城区出台《促进文物级古大厝家族内部析产和保护的若干惠民措施》,充分发挥文物、司法、教育等部门作用,推动施琅故宅、锡兰侨民居等私人文保单位征收,为后期修缮利用奠定良好基础;针对基层文化遗产巡查力量薄弱问题,在全省率先推动鲤城区成立街道级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施《文物保护单位“六位一体”方案》等管理制度,联动筑牢文物安全“防火墙”;针对文化遗产工作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在全国率先成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全省率先建立古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理论研究基地等,文物保护更加系统化、专业化;针对城市开发文化遗产建筑构件管理缺位问题,收储近60栋保存较好的门窗、墙体等构件,确保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两不误”。

泉州站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浪潮和风口,转化活化了一大批的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助力文商旅融合发展。在硬件上,近3年来,市、区两级联合推动了亭店杨氏民居、施琅故宅等近20处文物保护修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了一批文物点,改造提升为陈列馆、纪念馆等文化空间近50处,各地游客、商客、投资客慕名而来,注入活力和流量;在软件上,常态化举办一系列文商旅主题活动,举办首届海丝数字文创博览会、首届“丝路友城·文化互鉴”活动等;持续开展“古城文化传播人才”“街头艺术表演”等行动计划;举办“城南庙会”“锦鲤瓦市”等文旅市集,形成泉州独具特色品牌;成立“海丝推荐官”“鲤XIANG推荐官”等泉州鲤城“代言”团队。此外,运用科技手段,上线“AI游古城”“刺桐博物之城”等数字平台,丰富市民游客文旅体验。

调动各方共创“闽南精品”

红砖古厝,曲径通幽,金鱼巷里,脚下是青铜铺就的金鱼图案,身旁是流光溢彩的泉州花灯。行走在泉州中山路这条百年街巷中,满眼都是喜庆的“中国红”。

8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泉州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名列其中。中山路保护提升依据史实和老照片,保留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空间特色、历史信息、细节特征和环境要素,体现了街区多元共存的风貌。搭建闽南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平台,组织非遗传承人“师带徒”施工,在金鱼巷改造中使用了约2万件清代、民国时期的旧砖旧瓦旧构件,重现出砖入石、蚝壳堆砌、石雕砖雕等18种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创新利用骑楼吊顶设置管线桥架,规整了原附着在骑楼立面上的各种强弱电线,再现骑楼传统风貌,以“小而美”方式精耕“刺桐记忆”,做到“原址、原状、原物、原汁原味”。

成功的保护利用,离不开各个层面的参与。古街巷的成功改造,就得益于政府层面。泉州市、区联动,充分调动三个层面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省、市文物局协调福建省考古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顶尖专业机构入驻泉州指导开展工作。市里统筹调动国企力量,为鲤城提供资金、人力等资源助力。属地政府协调实施,推动古街巷、古建筑、老手艺等的保护传承。

在多元社群层面,一方面群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认可人居环境提升,保持了社区韧性,延续了烟火气。另一方面,多元宗教、华侨华人、民营企业等心系家乡,在经贸、文化、民间交流保持着密切联系,助力家乡建设。如:泉籍侨领陈守仁捐资1.3个亿建设王宫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点。

在志愿者层面,人人争当泉州古城文化传播者,人人都是讲解员。泉州市文旅局已建立一支100多人的志愿讲解队伍,完成了2000多人次的志愿讲解服务,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志愿讲解队。鲤城区培育了近千名文化传播者,他们的身影忙碌在古城大街小巷、世界遗产点、旅游景区、文创园区,将非遗珍宝和闽南文化搬上街头、写进课本、带入社区,传播至千家万户。(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叶俊伟 实习生 陈明静)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