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 传承非遗亦注重学业进步 “‘泉州讲古’进校园,除了培养潜在的非遗传承人及观众外,也能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业进步。”万媛媛告诉记者,老师们将讲古元素与语文、音乐、道法等多个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边界、让学科间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化井为海的效应。 语文课上,老师们会尝试用闽南语讲学生们爱听的小故事;写作课上,老师们会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讲古”时要讲的故事;音乐课上,老师即兴用闽南语吟诗,告诉学生文读音与白读音的区别。 学生们登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 供图 “学校开设‘闽南小戏台’,引导我们学习‘泉州讲古’这项非遗文化,让我们收获不少。‘讲古’中一些有趣的故事,不仅教会我们为人处世,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积累。”就读该校五年级的学生吴优说。 万媛媛表示,“泉州讲古”进校园仍处于试行、摸索阶段,接下去,学校将邀请“泉州讲古”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提升师生的“讲古”水平;并由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成“泉州讲古”进课堂研究小组,探索尝试学科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培养、学业进步。 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学生参与创作的短视频。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