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经一段时间的普查和成果复核,由市林业局组织的市树市花刺桐在全市的资源和栽培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泉州市种植的刺桐树种有15种。 鲤城区种植刺桐最多 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种植刺桐树种,主要有象牙红、鸡冠刺桐、刺桐、劲直刺桐、蝙蝠刺桐、念珠刺桐、金脉刺桐、翅果刺桐、莫桑比克刺桐、黑刺桐、非洲大叶软木刺桐、南非刺桐、珊瑚刺桐、龙牙花、鹦哥花等15种,总株数达23232株,投影覆盖面积达512190.90㎡。其中,主城区丰泽区和鲤城区种植刺桐种类最多(15种),各县(市、区)种植的刺桐树种以象牙红和鸡冠刺桐为主。在数量分布上,鲤城区种植的刺桐最多,共4510株,占全市的19.41%,其次为丰泽区,共3135株,占全市的13.49%。 市林业局相关人士介绍说,由福建农林大学专家作为技术支撑的调查组对泉州全市域11个县(市、区)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包括高铁、高速公路绿地)及住宅绿地,规模种植的刺桐树种分布、数量、冠幅面积、生长量、病虫害情况以及刺桐大树老树的分布、数量及保存现状进行了详尽调查,调查成果包括了各县(市、区)主要刺桐树种数量、径级、树高、冠幅数据及对应的分析结果和分布图。调查成果提供了泉州市树市花翔实的基础资料与扎实的技术支持,为泉州市树市花的保护、发展、宣传提供了科学支撑。 胸径大于40cm的有21株 刺桐属树种在泉州全市域生长良好,象牙红平均胸径23.71cm,平均树高7.19m,平均冠幅6.11m;鸡冠刺桐平均胸径22.15cm,平均树高5.12m,平均冠幅4.12m。其他树种因引种数量少、时间短,规格数量差异较大。 老树大树方面:胸径大于40cm的象牙红、鸡冠刺桐及劲直刺桐共调查到21株,分布在丰泽区、南安市、鲤城区、泉港区、晋江市、惠安县、永春县、德化县、安溪县。 市林业局相关人士介绍说,此次普查工作通过走访专家和实地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摸清刺桐在泉州市的种植历史、分布区域、开花时期和生长习性、病虫害等情况,对促进泉州市树市花刺桐的科学种植与推广、促进刺桐研究关键技术的交流与应用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5株刺桐(本种) 相传,五代时期,南唐节度使留从效环城遍植刺桐树,那绚丽的花海,宛如天边的晚霞,映照着泉州的大地,那些远道而来的客商被这火红的花海所吸引。西亚人用“刺桐”称呼泉州,因为“刺桐”的闽南语发音与阿拉伯语中的“Zaytun”(油橄榄)的发音相似,于是他们将“刺桐”读成Zaytun。 10至14世纪的宋元时期,刺桐树沿着海岸线繁盛生长,如同一条火红的丝带,装点着泉州的海岸线。那时,海内外的商船络绎不绝,泉州成为一个繁华的国际贸易港口。刺桐花的火红与海洋的蔚蓝交相辉映,成为泉州独特的城市符号。 然而,近现代因病虫害、台风气候等影响,刺桐树损伤严重,后续重新种植,更换其他刺桐树种,以致刺桐(本种)难见踪迹。目前,泉州较为成片种植的刺桐树大多为象牙红,与刺桐同科同属不同种。5月11日,我市在市区滨海公园发现了5株刺桐(本种),与公元304年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介绍的刺桐形态特征一致(详见本报5月14日第四版)。 调查成果显示,象牙红风折较为普遍,脱皮、树干空洞也较为常见,其次为鸡冠刺桐,而其余的刺桐树种危害较轻;现存可见的有害生物情况少见,行道树间出现个别株象牙红生长被压的情况。 打造多个种植群落 1987年,泉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确定刺桐树为泉州市市树,刺桐花、含笑花为泉州市市花。省住建厅2017年公布的第一批城市市树市花名录中也提到了这些内容。 根据调查成果,市林业局将结合现状,建立专门的刺桐种质资源保护基地,集中开展优良品种选育与繁殖;加快刺桐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和推广,规范从苗木培育、绿地种植、有害生物防控等技术措施;加强对有科研和观赏价值的刺桐大树老树加以保护;加强市树市花文化宣传,鼓励多种刺桐树,形成多个“刺桐园”“刺桐林”“刺桐带”等市树市花种植群落。 此外,市城管局也正在中心市区推广种植市树刺桐树,采取“点线面”结合,通过串珠成线、连片成景,打造刺桐园林景观特色风貌。一是在广场、车站、旅游景点、城市出入口节点、交通枢纽等,特别是泉州开元寺、真武庙、天后宫等世遗点及古城区街头巷尾、口袋公园等点植刺桐树;二是在城西路、城北路、北门街等古城原种植刺桐树路段开展补植增植,在古城营造环城遍植刺桐树的景观;三是在城市主干道路侧绿带、城市出入口节点或交通枢纽开阔地带、濒临湖(海)滨水绿带、宽度较宽的非风口位置绿地组团种植或片植刺桐树,营造片花片林景观。(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王金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