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合作社的探索发展之路 德化黑鸡勇闯市场
黑鸡的脚环可安全追溯
东南网-福建日报2月28日讯(记者 朱海华 郑晓强 通讯员 张晴雯)
编者按:农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解卖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德化县戴云生态农业合作社,对此做了生动的诠释:通过创建电子商务平台、与东南网购物频道合作等,去年黑鸡销量比前年多10万只。
此外,在产品质量上,该合作社不贪眼前利益,严控收购时间,严控鸡的重量,加之黑鸡脚环背后的“安全追溯体系”,构筑起对添加剂饲料的“防火墙”;在经营管理上,对养殖户“绩效考核”,年终予以奖励,拴住了养殖户的心,破解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具体操作问题。
希望本组报道能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26日中午,福州市民黄先生给在老家建阳的父母订购一只德化黑鸡,一个电话就搞定了——拨通德化县戴云生态农业合作社的电话,告知事先购得的提货卡的卡号、密码及配送地址。
电话一挂,合作社工作人员就开始宰杀黑鸡,保鲜处理,快递。27日9时许,黄先生父母便收到这只黑鸡。
去年,戴云生态农业合作社在原有销售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营销平台,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订货销售渠道,全年共销售黑鸡40多万只,比前年多10万只。该合作社现有1个原种场(即全县的黑鸡原种场)、2个种鸡场、276户养殖户,覆盖全县13个乡镇。
市场定位
“你怎么想出这种破项目?”德化三班镇龙阙村村支书急了。
2003年,刚当选该村村主任的刘志军,提出自己的想法:“黑鸡是珍稀品种,在德化有数百年历史,老人家都把它当‘药引子’。但黑鸡不好养,只有少量农户零星养殖,已濒临灭绝。我们为何不好好把它做成一项产业?”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村支书。
当时,村支书自己就养黑鸡。他都是骑着摩托车,载着黑鸡,到10多公里外的城关去卖。卖不掉的,鸡贩子就压价。不卖,又跟市场里其他鸡混杂在一起,带回去,万一碰上疫情怎么办?于是,常常贱卖。2001-2003年,他亏了不少钱。
之前,刘志军卖过家电、服装,开过小百货,最终在城关开了5家手机店,年收入百万元。他向村支书打包票:“销售,看我的!”
2004年7月,村民入股筹资40万元,加上市里的10万元扶贫资金,戴云黑鸡养殖有限公司成立,刘志军任董事长。公司办起种鸡场,县里派来技术员指导农户,黑鸡规模养殖逐步取得突破。
2005年7月,第一批小鸡成长起来,新问题却接踵而至。刘志军将每只商品鸡定价为78元(去年调至128元),而原先1公斤才26元,一只也就四五十元。
“这么贵,你卖给谁哟?”村民们嚷嚷开了,说刘志军“好高骛远”、“不现实”。
卖给谁?其实,刘志军心里早有底:瞄准中高端市场。
“就要这个价!”对市场做过摸底调查的他,胸有成竹,“老百姓养鸡,比陶瓷厂打工赚的钱少,谁给你养?代理商、经销商,卖其他品种的鸡一只赚10元,卖你的一只赚3元,谁帮你卖?”
- 2011-11-18每月卖2000多只黑鸡 网上商城成农民增收新平台
- 2011-10-20高科技高收益 德化石鼓村黑鸡插上“绿色”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