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3次泉州府文庙为何频“动刀” 使用率太高?
《泉州府文庙又将大修》追踪
本报讯 昨日,本报第五版报道了泉州市区府文庙又将大修的消息,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在市民傅先生的记忆里,府文庙曾于上世纪90年代进行过全面的修缮和环境的整治,像主体建筑、广场及周边建筑,都是那时修复的,更早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大成殿也做过落架维修。
“何至于破损如此?”“修缮是否太过频繁了?”“盛世修文庙,但也不是一修再修,否则‘圣人’讨个清静的机会都没有了。”一些市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相关新闻:
三十年修三次
项目不一样
近三十年来,府文庙已经历过两次修缮,但每次修缮的项目并不一样。泉州市文广新局博物馆科科长许伟龙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对大成殿进行了修复;1998年是较为全面的修复和环境整治,将中菜市场搬迁,同时对两庑、明伦堂、大成门、石埕等主体建筑、附属文物、名宦乡贤祠进行大修,涉及10多个项目。
记者了解到,此次维修的项目与1998年的全面修复、整治又有所区别。这次维修的重点将放在大成殿、明伦堂露庭、东西斋。
气候影响
古建筑老化厉害
建筑生命同样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建成年代久远的大成殿亦是如此。
泉州文库办公室副主任杨清江认为,古建筑的寿命跟其建造年限、保养有关系。他说,在保养方面,主要是防治白蚁,白蚁会腐蚀木材,这是非常致命的。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人为的破坏、气候比较潮湿造成的影响等。
许伟龙介绍,在我国南方,明代以前的建筑能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气候原因,南方潮湿,适合白蚁生长,而古代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易受白蚁侵袭。另外,古代建筑的寿命也受囿于现代建筑。以前大成殿北侧没有高层建筑,都是平房,潮湿天气后一刮北风,干得快。而现在,城市高楼林立,影响古建筑通风,受潮的构件不易干。事实上,不止是建于宋代的大成殿,其他的古建筑也存在自然老化、遭腐蚀严重的现象,像市区某座寺庙,上世纪90年代花了很大代价进行修缮,到现在,受暴风雨、蚁虫侵袭,也老化得厉害,不得不再次提请修缮。
杨清江研究泉州地区古建筑的翻修情况发现,这些古建筑一般六七十年要大修一次。
使用率高
府文庙修得频
杨清江认为,泉州府文庙翻修频率比较高,修缮时间距离短,跟它早前的使用率高、老化厉害有关系。历史上泉州府文庙是学校,供学生上课、开会等,而上世纪末,府文庙还作为他用。除了使用率较高外,修复、使用的材料也有影响。现在的木头质量比以前差,以前的木头是原始森林的树木,生长期达几十年、上百年,质地比较好。如果维修时,两块质地不一样的木材靠在一起,一块变形,很容易导致另一块也变形,时间一久就会松动。
许伟龙说,大成殿保存了宋代结构风貌,像殿内柱础、梁架结构、庑殿式屋顶,在泉州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其修缮更须小心翼翼。
现在文物的修缮跟上世纪有很大的区别,以前的修缮随意性比较大。现在,文物修缮更加科学、规范。泉州府文庙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修缮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方案的编制、修复图纸设计、报批手续等环节,都很讲究。
(记者廖培煌 实习生黄枫)
- 2012-05-03251岁大成殿已老态毕现 泉州府文庙又将大修
- 2012-04-24泉州千年府文庙成了摊贩聚集地 管理处很无奈
- 2012-04-21泉州百岁泮宫修复下周开工 工期半年预算101万
- 2012-04-16百岁泮宫将“修旧如旧” 今日有关部门公开招投标
- 2012-02-26府文庙广场男女老少齐捐款 共助小国林对抗血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