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文化改革 五家国有文艺院团划转为传承机构

qz.fjsen.com 2012-06-07 15:16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目前,泉州市批复同意市直五家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方案。五家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划转为公益性传承机构,标志着泉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传承什么 新生机构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根据改革方案,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划转为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木偶剧团划转为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泉州南音乐团划转为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含打城戏)划转为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泉州歌舞剧团划转为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

市文广新局艺术科科长黄奇盈表示,在此次改革中市直五家国有文艺院团能全部划转为公益性传承机构,主要是考虑泉州南音、南戏、闽南民间歌舞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需要进一步加以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她说,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文化部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闽南文化保护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南音、南戏和闽南民间歌舞能否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志。

“保护好梨园戏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守护泉州文化之根和文化之魂。”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二度梅”得主曾静萍说,各文艺院团划转为传承中心后,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在采访中,泉州市不少文艺界人士也认为,泉州南音、南戏、闽南民间歌舞特色鲜明,艺术上别具一格,深受艺术界和广大观众喜爱,应该传承和保护好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让泉州文艺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

怎么传承 发掘传统剧目 保护传承人

泉州南音、南戏、闽南民间歌舞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中南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有35项闽南民间歌舞被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拍胸舞和北管两个国家级项目,什音等7个省级项目,大鼓吹等14个市级项目,安溪茶歌等12个县级项目)。

此前,除南音、南戏有市直剧团在传承外,35项闽南民间歌舞一直没有国办文艺团体承担保护、传承和展演。这些项目受现代娱乐方式多样化、流行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生存日渐困难,如未得到专门保护则有消亡危险。在此次改革中,将泉州歌舞剧团划转为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就是加大对闽南民间歌舞的保护传承力度。

“泉州市闽南民间歌舞传承中心正式成立后,将把发掘、开发和展示闽南民间歌舞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泉州歌舞剧团团长陈伟亮说,经过数十年的打造,侨乡歌剧在全国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台湾舞女》、《番客婶》和《素馨花》等一批优秀侨乡歌剧在全国享有盛誉,今后也将继续打响这一品牌。

据悉,市直五家国有文艺院团划转为传承(保护)中心后,将进一步加强泉州南音、南戏、闽南民间歌舞等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优秀传统剧目(曲目)发掘、传承人的保护、建立健全传承机制等多项举措,为泉州市闽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弘扬探索新的经验。  □本报记者 陈智勇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