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长坑乡百年源远土楼 追溯红色革命往昔
本报讯 (记者 罗剑生)“源远楼”位于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老的土楼还藏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革命史。
建楼者世代行医
“源溯三百年,楼构巍峨沧桑遗迹;远逾数千梓,人文荟萃风雨铭功。”源远楼大门上的这副对联,似乎在讲述着土楼的悠久历史。进入土楼,里面是一块空旷的天井,角落上有一口方形古井。记者踏着“嘎吱”作响的木楼梯走上二楼,环楼走了一圈,只见走廊、房间内均铺着一层类似水泥的三合土,地面平整,但随处可见裂痕。
土楼的看护者陈炳昭老人告诉记者,土楼建于清康熙年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楼两边三层墙体损坏,屋盖也有下塌之势,上世纪80年代曾修葺过一次。土楼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高15.1米,三层楼结构,共有82间房。从远处看,土楼像个古堡,呈方形,上窄下宽。
据介绍,建楼者为陈氏十四世祖竣和公,有6个儿子,加上其世代行医,医术高明,十分富有。修建土楼缘于与同村另一有钱人比富,赌气倾尽家财建楼。
为革命立下功劳
“土楼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功劳。”陈炳昭介绍说,“土楼是崇德中学的旧校址,现楼内还留有革命先驱手绘的地图。”据崇德中学校史记载:为避兵匪骚扰,1928年校董会决定迁址临近的南斗村,师生共同修葺源远楼为校舍。中共地下党员李纯青、林思柴等人以中学教员身份,来此进行地下活动。
土楼两端角落里设有两个角楼,呈对角线,一个是厕所,一个是牢房,这在福建土楼中很少见。牢房面积有十几平方米,同样有三层高,中间打通。除三楼有一个容一人进出的房门、可从上面放下食物外,只有高处的几个通气孔,下面的人很难出去,也爬不上来。陈炳昭说,陈氏是大家族,族内如有不良子弟,就自己教育,土楼还曾关押抓到的土匪。
曾多次抵御匪患
在一楼的厨房处还残存一方灶台,烟囱装置于墙体内。陈炳昭介绍,在土楼里做饭产生的炊烟通过墙体排出,烟囱并无出口,火烟消逝于墙内,在土楼上方均看不见炊烟的排放;浴室的排水是通过地下水道排到土楼外的小溪中,但看不见排水口。“当时这样设计大概是为了避匪患,让土匪不知道土楼内有人居住”。
角楼及土楼的重要部位均设置枪眼,对准大门,以防盗匪入侵。“土楼躲过了一次次匪患。”陈炳昭说,土楼墙基阔3.7米,为石头砌成,上面是土层,大门墙体厚达2.4米。整座土楼只一个大门,设内外门,门板为乌樟木,厚度达到近10厘米,刀斧难破,堪称固若金汤。1945年左右,匪乱严重,土匪来抢劫,全村五六百人在夜幕降临时,扶老携幼躲入土楼中避乱,土匪用土炮打、放火烧,均攻不进去。
- 2012-05-30安溪村民捐资百万重修 260多年土楼将重焕生机
- 2012-04-15安溪蓬莱百年土楼怪字大讨论 专家解读未尽相同
- 2012-04-12安溪三百多年土楼四“怪字”遭热议 读者分歧大
- 2012-04-10安溪三百多年土楼四“怪字” 后人不懂啥意思
- 2012-04-08屋顶坍塌杂草疯长 泉港百年石构土楼盼风光再现(图)
- 2011-12-08安溪龙门美顶村 富裕村民集资重修村里的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