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不一样的风景线 独立书店生存危机引关注
留言本里,有许多成长的故事。
书店有一位“老读者”,是个18岁便来到泉州打工的女孩,8年来,留言本里记下了许多她的心情。有只身在外的孤独,有“很想找朋友”的愿望,也有升职的成就感。工作人员回忆,这位女孩当初每次来都背着双肩包,中午吃一碗泡面,一坐就是一整天,现在越来越成熟了,真感到时光飞逝。
今年3月,有一位男士来借看留言本。原来,也是8年前,他与一位女生在书店偶遇,之后便常常相约而来。后来,女生离开了泉州,两人失去了联络。今年,男生突然想找回那位女生,女生的朋友告诉他,当初女生在留言本上,写了许多要对他说的话,可是他没看到。于是男生飞奔来借阅留言本,当找到当初的留言时,激动得难以形容。
……
翻看留言本,还有许许多多励志的、浪漫的、关于成长的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这样一家书店相伴,并且还留着我们成长的许多片段,哪天回来,突然看到当年的自己,哪怕只有当初稚嫩的笔迹,那是多么惊喜又浪漫的事。
巧合的是,连真当初进入“书坛”,也是为了留住大学里那段记忆。二十多年前,有两个福州小伙子在大学附近开了一家树人书店,爱书的她常常光顾,很快与两人成为好朋友。因为书店经营业绩不佳,雇不起员工,她还常常当义工帮忙。但是两个小伙子最终决定放弃书店。连女士觉得,这是自己留下许多回忆的地方,泉州好不容易有一家人文学术类的书店可以买些经典书籍,若关门了又没地方买书了。于是,1992年她就接手了这家树人书店。
“当初怎么也没想到,经营书店有多大的困难。”连真说,她自己动手钉柜台,刷油漆,找同学写招牌,找朋友买书架,都是为了省钱。20多年来,书店换过好几个招牌,树人书店,晓风书店等等。后来,由于租金太高,书店搬到少年宫后改名“风雅颂书局”。
虽然地段偏了,但是前来买书、看书的人还是很多。“我们经常举办社会文化活动,邀请名人和学者签名售书,做学术报告,赵忠祥、李泽厚都来过我们书店。这些活动使书店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书店概念,成为本地一道文化风景线。”
连真的业务非常广,在她的名片上,还印有多家教育资源、学习系统泉州地区总代理的身份。“现在民营零售书店,只能当公益事业来经验,可以作为品牌推广、发展的平台,如果要只靠零售书店来钱,想都不要想。”
■微评
@非是 (泉州晚报编辑吴芸)
架上畅销社科文艺类书籍居多,与学校图书馆相比,这二十来分钟的车程还是很值得。因为是正午,店里通常顾客不多,幽静得很。我们无需见缝插针便可一人独享一条长椅,跷起二郎腿、抱上三两本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时间无忧无虑地在书页与指尖流过,待午后顾客陆续登门,我们才气定神闲地离开。
- 2012-05-23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借力公司运作书店子品牌
- 2012-04-10传统出版行业将实现数字化 下载成主要发行方式
- 2012-04-10政府政策扶持缺位 实体书店的命运该如何拯救
- 2012-03-19韩寒欲卖书“证清白” 实体书店亏本“拒售”
- 2012-03-16泉州民营书店5年少2/3 业内人士建议个性化营销
- 2012-03-15图书产品贬值迅速 刺桐花书城财产拍卖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