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发展古城旅游产业 按统一景区来规划
今年,福建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给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而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海洋经济发展最早,拥有海岸线541公里,海域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做好“海”的文章尤为重要。
按照《实施意见》(讨论稿),泉州将构建“一湾两翼三带十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一湾,即环泉州湾,作为总引擎,形成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
两翼,是环湄洲湾南岸和环围头湾,作为大平台,统筹产业、港口、城市发展,打造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
三带,围绕培育临海产业带、滨海城镇带和蓝色景观带,推进海域、海岸、腹地开发;
十区,指的是泉州的未来主战场——十大产业集聚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泉州(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福建装备制造业(晋江、南安)基地、海西(惠安)海工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晋江滨海新区、石狮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临港物流园区、滨海旅游区。
延伸阅读>>>
设立2亿元海洋发展专项资金
当天会上,泉州市专门提出《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八条措施》,从财政投入、财税政策支持、金融、用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配套服务《实施意见》的落实。
今年起至2015年,泉州市将设立规模不少于2亿元的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争取设立市海洋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泉州还将鼓励海洋产业进驻泉州,对新设立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自纳税年度起,连续三年由受益财政分别按其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给予相应的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产业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对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且报福建证监局备案辅导的企业,每家奖励30万元,对申请上市材料经中国证监会受理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对在境内外成功挂牌上市且将募集资金70%以上投于泉州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
据悉,对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和“泉州市创新型企业”称号的海洋产业企业,泉州市还将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
科技创新企业科研平台共享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昨天会议提出,目前,泉州市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少、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69%。
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少萍表示,泉州市产业大部分是民生产业、传统产业,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这方面,泉州市将开展技术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双百工程”,即到2015年实施百项能够带动或继续壮大若干个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的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另外,泉州每年还将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且年度投资超500万元的重点技改项目200项。
针对企业研发中心少这一问题,会议透露,泉州市将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升计划”,规划一批公共研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中介服务平台。除政府投建的科研设施要向企业开放外,还要鼓励支持企业设立的研发平台、实验室和检验检测中心向全行业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行业内企业研发平台、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共享,减少科研投入成本和重复建设,增加外溢效应。
- 2012-08-21发力“蓝色经济” 晋江市领导调研海洋经济工作
- 2012-08-21发展蓝色海洋经济 晋江规划打造重要新增长极
- 2012-08-212015生产总值有望达1800亿 进军海洋泉州再出发
- 2012-08-21石狮为海洋经济注入科技 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园区
- 2012-08-17拉长产业链条 泉州港口立足实体经济逆境续辉煌
- 2012-08-13海岸线扩充至49.1km 晋江打造海西蓝色经济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