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新面孔 安溪抢抓机遇完善服务项目“聚巢”
记者手记
解码“安溪现象”
安溪县是我省著名茶乡,茶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县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有利时机,通过各种途径促进项目集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型产业经济增势迅猛、蓬勃向上,被泉州产业界人士称为“安溪现象”。
如何理解安溪产业这一“逆势”行为?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点。
首先,必须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茶和藤铁等产业,是安溪的传统产业,也是安溪民间财富的大本营,承担着安溪80%以上的就业,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安溪从商贸、总部经济、信息化平台等方面入手,全面巩固并提升了原有的产业。“大本营”牢固了,实现突破的基础就稳固了。
其次,产业布局必须有更高的站位。安溪是沿海城市泉州的山区县,但并未简单地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路子,而是登高望远,用跨越发展的思维来规划产业布局,使得一批光电、信息等低碳、高附加值的企业汇聚于此,一下子就改变了这个山区县的产业面貌。
反之,如果沿用一般的承接沿海县市产业转移的老路子,让沿海的鞋服、漂染、造纸等产业转移过来,安溪虽然有着天然的地利优势,引进来很容易。但这样一来,不但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伤害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作为当地民生产业的茶产业,这是当地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作为山区县,生态是安溪的优势,无论是淘汰落后产业,还是引进光电等低碳项目,安溪都坚守住了自己的“绿水青山”。
再次,产业布局必须有所取舍。对一个山区县来说,安溪县忍痛淘汰了一批中低端石材企业、高污染水泥厂和煤矸石发电厂,其魄力尤为可贵。这样做虽然暂时损失了一些财政收入,但换来的却是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转优和长远的发展利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就福建而言,我省在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安溪实施产业布局调整的思路,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安溪在产业领域实现逆势突破说明,优势与劣势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要思路对、路子准,就能加快实现跨越。
- 2012-12-07安溪简化申请程序 交通事故救助金3日内发放
- 2012-12-06安溪提出:多一些休闲绿地 少一些钢筋水泥
- 2012-12-03湖头船巷连接码头 见证“海上丝绸之路”辉煌
- 2012-11-30安溪发展:从国家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
- 2012-11-23三级跳跨越 “安溪铁观音”商标价值超50亿元
- 2012-11-16监测监管科学种茶 安溪严把铁观音质量卫生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