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南安诗南村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满足多种文化需求

qz.fjsen.com 2012-12-24 08:53  魏桂莲 程枝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24日讯(记者 魏桂莲 程枝文 通讯员 陈鑫炜)12月中旬,记者走进南安市码头镇诗南村“老少文化园”,只见文化园内挤满了村民,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书画室内练习书法,有的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整个“老少文化园”显得非常热闹。

“为了丰富新农村文化,去年10月,村委召集村老人会、青年团、民兵和妇女组织,筹划创建村‘老少文化园’。如今,‘老少文化园’可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文化中心。” 码头镇宣传委员林连东说。

“老少文化园”使用面积600平方米,有图书阅览室、书画室、音乐室、科普室、心理健康咨询室、村史室、义诊室、民俗博物室等10个活动室。

图书阅览室内,摆放着近4000册图书。“以前想看书要找人到处借,现在想看什么书都能找到,即使没有,只要登记好,过一段就有人送来。” “老少文化园”管委会主任吴天真对记者说,文化园和市里的李成自图书馆联合开展“小屋牵大屋”流动图书点活动,图书馆每个月定期更换书屋的图书,如果村民有想借读的书,图书馆就会按照需要提供。不少村民忙完家里的活,就到这里来看书。

在音乐室,一架锃亮的钢琴显得特别醒目。村民告诉记者,钢琴是本地乡贤、香港柏斯琴行的吴总捐赠的,为了利用好这些爱心物品,文化园专门请了钢琴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教孩子们弹琴,现在村里有许多孩子会弹钢琴,同时,文化园还开了古筝、南音、琵琶、二胡、书画等课程。

村里的老人吴三宗告诉记者,以前,暑期一到,村里的孩子都到在外打工的父母身边度假。自从有了文化园,孩子们放假就在文化园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今年暑假,报班的孩子多达80多人,由于是全免费教学,有的孩子同时报了好几个班,课余还有老师辅导做作业。在外的父母能安心工作,家里老人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更不担心孩子会变坏。

竹编纤绳、旧式脚踏水车、稍微用点劲就会散架的老式摇篮、手工纺纱机、破旧的砚台,还有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用来剥离谷壳的工具“谷磨子”,这些现在难得一见的东西,都陈列在民俗博物室内。吴三宗老人一一向记者介绍这些“宝贝”。“民俗文化是我们的根,将来会有那么一天,当我们的子孙后代想了解前人的生活时,可以到民俗博物室来走一走,看一看。”吴山宗说,为了建这间博物室,许多村民都自愿捐出家里不要的旧式农具、书籍等。如今,民俗博物室已经收藏了100多件老物什。

在文化园二楼的教室里,由村民组成的南音演出队正有板有眼地演奏地方传统剧目。“以前这些村民就爱好拉二胡、琵琶、古筝等,农闲的时候还会为村民表演一段。” 吴三宗老人说,“我们购置了表演南音的全套乐器,我们的演出很受村民的喜爱。”

“以前,我们种完地,不是东家长西家短地凑在一起唠家常,就是凑在一块搓麻将,是非多了,身体坏了。如今不同了,自从有了这‘老少文化园’,我们忙完活就唱唱歌、跳跳舞,生活可滋润了。”村民林海燕高兴地告诉记者。

记者点评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求参与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呈现出日益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单调而贫乏,他们抱怨“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

诗南村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建了符合村民生活方式的“老少文化园”,形成了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卫生保健、计生咨询、体育锻炼、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于一体的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满足村民渴望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享受。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