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地方文史《晋江碑刻集》披露一百多件古今碑刻

qz.fjsen.com 2013-01-04 11:2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1月4日讯(记者 董瑞婷)

核心提示:

有这么一种历史遗存,它不仅在志书记载中,还散落在山野乡村之中:或是宗祠宫庙,或是密草林间,或是百年古墓,它以石为载体,历经风雨,默默地诉说过去的一段历史,这就是碑刻。

在晋江有这么一位地方史专家,历经十余载,利用下乡的机会和周末假日,走遍晋江各个街镇,寻访碑刻,抄录碑文,在继2002年出版了《晋江碑刻选》,又再编注《晋江碑刻集》一书,并在前不久由晋江市政协文史委正式出版,这位学者就是粘良图。

粘良图,晋江地方史专家、晋江市政协文史委员、原晋江博物馆馆员,多年来从事地方史研究,著述颇丰,此次与他合作编注的陈聪艺是晋江博物馆的年轻馆员。《晋江碑刻集》是他们两位多年以来苦心搜集的成果,其中披露了晋江地面上新发现的100多件古今碑刻,为晋江市地方文史研究再添力作。

一百多件古今碑刻首次披露

《晋江碑刻集》书甚厚重,拿在手上沉甸甸,全书共619页,收录248篇300通碑文。早在2002年,粘良图就曾出版了《晋江碑刻选》,当时原本仅收录108篇。此次可以说是前书的增订本,书中所收碑文,绝大部分是以前地方志上未曾收录的,甚至有半数以上是第一次披露,其中有不少是近年来他们在田野调查中所发现的。

如永和镇古厝村边一座叫“印石”的岩石东面,有一通“奉旨边界”的崖刻。就在三四年前,崖刻被当地的乡老发现,并将情况告诉了粘良图。接到线索后,粘良图前往实地测量并做记录。这一崖刻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时,清廷采取野蛮“迁界”政令,令沿海三十里的居民全部内迁时划定边界的界碑。

粘良图说,“迁界”是晋江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不过,在清廷的两次迁界政令中,当时迁界的界线具体在哪,学术界至今尚有争议。和泉州其他地方发现的可移动的石块界碑不同,永和的这个边界的崖刻,刻在不可移动的岩石上,这从一个侧面就反映出当时这个古厝村边就是迁界的一个界线。

“书中虽没有收录晋江碑刻的全部,但重要的碑刻大部分皆在其中了。”粘良图说,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书中对碑刻内容做了简单分类,有“榜书诗题”、“乡规民约”、“水利桥道”、“馆祠亭塔”、“寺庙宫观”、“冢道墓志”六大部分,书中附有大量照片,以及简要的说明,并对碑文中一些较艰深的词语或历史人物加以注释。

他比当地人更熟知碑刻

在采访中,对于记者提问的有关《晋江碑刻集》的一些内容,粘良图不用看目录,只随手一翻就能找到,并讲出有关碑刻的背景缘由。300个碑刻彷佛不是在书中,而是在他的心中。

对于晋江各地散落的碑刻,粘良图甚至比当地人都更熟悉。有的村庄发现了碑刻,会主动爆料给粘良图,请他去看看;有的时候,一到乡村下乡,粘良图只要一开口说自己姓“粘”,乡老们就会兴奋地问说是不是“粘良图”。

就这样,从山风峭急的紫帽山顶到惊涛拍岸的璧山栈道,从游人如织的五里桥中亭到荒烟蔓草间的白沙古战场,粘良图搜剔、辨认、记录,书中辑录的三百余通古代碑刻,件件背后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如《晋江碑刻集》一书中收录的《重建金粟洞记》就是一篇不完整的文字,文字刻在一块长宽约90厘米的石灰岩残碑上,多少年来丢在金粟洞寺前,听凭风吹雨打,上面的字迹已几不可见。粘良图却通过水渍等方法从碑石上仔细辨认、抄录下300多个可以基本联缀成篇的文字。该碑文对紫帽山之端凝幽美,对金粟洞之历史悠久作出很高的评价,对明嘉靖初年重建凌霄塔及金粟洞留下文字记录。在目前保护紫帽山,重建风景区时不失为一篇重要的历史资料。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