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阿里藏胞吃水难困境引关注 为打井募捐爱心款

qz.fjsen.com 2013-01-11 09:39  林莉莉 张凯航 俞志村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阿里连线

“老巴嘎”突然离世 “喝口井水”成遗愿

“前天中午为他送水的时候,他还在念叨着这口井的事,没想到,却再也看不到他了!”昨日一早,记者再次连线刘彩洪,电话那一头,他的声音满是哽咽。

刘彩洪说的,是那位自称“老巴嘎”,开了一间小卖铺的39岁藏族同胞。本报记者前两天刚刚与他做过电话专访(详见本报9日A2、A3版相关报道)。照西藏当地风俗,人去世了,不能再提他的名字,否则他在天上将看不到尘世间的一切。为了尊重,我们这里仍以“老巴嘎”代称。

前晚6时许,老巴嘎在弯腰起身的时候,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再也叫不醒。“可能是突发脑溢血。”刘彩洪说,前一天他还刚给老巴嘎拍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老巴嘎对着镜头,憨实羞涩地说道,很感谢泉州的善心人们,能帮他们打井,村里人得知消息后都非常高兴。

老巴嘎曾说,他近不惑之年,却还从来没见过“井”这东西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那从地下打上来的井水,到底什么味道”。遗憾的是,老巴嘎渴望的井水,还没来得及尝上一口,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我们愿他安息,也期望他的遗愿,能够早日实现。

倡议书

一起来,为阿里藏胞打口井吧!

在无数人的眼中,冬日里遥远的西藏,美得令人窒息。雄山巍峨,冰雪连天,雪峰之巅的浩瀚,吸引了无数心灵的朝圣者为之叩拜。可是,不久前,一封由阿里边防战士从雪山里传来的家书,却让我们感到心酸。

“我们能不能为他们打口井?”边防战士们说,他们每天都要冒着风雪跋涉数里,凿冰取水,为吃不上水的当地藏胞们送去。可是,从冰河中打上来的一桶桶水,泥沙浑浊、矿物超标,对身体很不好。战士们体恤藏胞们吃水难,反反复复为他们“请愿”:要是有一口井,让阿里藏民能用上来自地底的、源源不断的水,该有多好啊!

我们了解到,高原之上挖一口水井,至少需要专业机械深入地下60米左右,方能保证井中水源四季如常,不会干涸。以其复杂的地质,每挖一米需3000多元的费用,打这口水井,至少需要25万余元,以当地藏胞年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经济条件,根本无法负担!

“阿里家书”,打动身边你我;一口水井,饱含深沉渴望。我们感动于边防战士对藏胞们的坚守与感恩,为他们打一口水井,更是实实在在的一件事。能为阿里一方藏胞解决世代用水的难题,何乐而不为?

一起来,为阿里藏胞打口井吧!相信以你我的爱心,一定能让这口水井扎根在雪山之上,源源涌起来自东海之滨的爱心泉。

期望在不久的将来,牧民们能在这口井边,歇马饮茶,祝福遥远东方的善心人。让前往阿里朝圣的游人们,不仅感叹雪域瑰丽的美景,还将听到高原上传颂着的人间真情。

捐助咨询电话:海都热线通968111

爱心账户:农业银行 6228 4806 8290 8796 910 户名:谢亚敏

倡议单位:海峡都市报 泉州边防支队 石狮团市委

支持媒体:海峡都市报 新浪福建 泉州电台 西藏商报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详情链接: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13年1月9日A2、A3版“为阿里藏民打口井”专题报道《一封家书 为阿里藏民求口井》、《一口水井 让藏胞喝上爱心泉》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