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水土流失治理显成效 “讨媳妇容易了”
安溪虎邱镇一茶园里,生态茶园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同时进行。
本报讯 (记者林铭珊 张九强 通讯员苏福彬 李振辉 文/图)昨日,记者从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上获悉,2012年,我市通过绿化造林、封山育林、生态茶果园建设、崩岗治理和矿区治理等,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5万亩,占计划的131.6%,治理总面积排全省前列。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水土流失治理中受益,过上了新生活,走上了致富路。
安溪县龙门镇就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水土流失治理大戏。安溪县曾是我省有名的“崩岗县”,2006年共有崩岗12828处。“千沟万壑、土柱林立,一到下雨天就要担心房子、田地会被冲毁。”龙门镇洋坑村村民陈金平一想到过去住在崩岗侵蚀危险区的日子,仍然心有余悸。
崩岗危害巨大,治理刻不容缓。在治理的过程中,安溪县形成了变崩岗侵蚀区为水保生态区、经济作物区、工业开发区、生态旅游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等有效治理模式。记者在龙门镇看到,陈金平描绘的“噩梦”早已烟消云散,转而代之的是满山林木、厂房齐整、道路平坦、溪水潺潺的美景。“把崩岗推平,整理成平地,按照统一规划安置、集中建成农村住宅统建区,种上花草,铺好水泥马路,把住在危险区的群众统一搬到这里。”安溪县水土办主任施悦忠介绍,今年,安溪县力争治理崩岗500个。
“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好太多啦,搬迁后赶集不用爬山,找到的新工作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讨媳妇容易多啦!” 陈金平兴奋地说。
崩岗区已经变成该镇的“聚宝盆”,成就了村民陈世哲等一批百万富翁。“承包了近600亩的崩岗治理地,引进新生猪养殖技术,建起大型沼气池,种上有机茶,形成以‘猪—沼—茶’生态循环模式运转的综合示范场,年产值有1100多万元,纯利润达100万元。”曾经只能靠外出打工谋生的陈世哲对政府实施的崩岗治理感激在心。
从水土流失治理中受益的还有永春、南安、德化等地的群众。“经水土流失治理,我的茶园每亩能增加200斤的茶青,每亩增收200元。”永春县苏坑镇嵩山村茶农陈建平乐道。
更多精彩即将呈现。今年,我市计划投资3亿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5万亩,主要包括治理崩岗456个、3万亩坡耕地和20条小流域,并抓好安溪、南安、永春、德化等4个省级重点治理县(市)以及官桥镇、感德镇、紫山镇、黄塘镇等20个省、市级重点治理乡(镇)56个重点治理项目建设。
- 2013-02-28绿油油的茶园清澈的水 南安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见成效
- 2013-02-25生态的福音 安溪巧念“幸福经”崩岗变“金窝窝”
- 2013-02-24泉州统筹施策治理水土流失 努力向50万亩靠拢
- 2013-02-22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美丽福建 南安碧水青山唱新曲
- 2013-02-22沙少了绿多了 南安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 2012-11-15泉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今年已超额完成3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