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相赠为最大礼 蟳埔女头顶百万元大市场(图)
泉州市场上的大部分海蛎,都来自蟳埔女勤劳的双手。
素馨花 阿拉伯后裔传入泉州
蟳埔女戴的花朵品种多样,每个季节所戴的花也依季而变。这个季节,你走进蟳埔社区,玉兰花和栀子花是寻常的装饰,不仅蟳埔女头顶上簪着串玉兰花,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里也萦绕着栀子花的清香。
蟳埔社区老人协会会长黄荣辉说,蟳埔女所戴之花,随季节而变化,冬天多为黄、白菊花,夏秋花品种较多,有素馨花、玉兰花、含笑花、夜来香等。她们还把金梳子、金钗、金簪插在头上,满头金铛铛,与鲜花组成漂亮的“簪花围”。
值得一提的是素馨花。素馨花的故事,与宋末泉州市舶司蒲寿庚有关。黄荣辉说,蒲寿庚是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叛宋降元后,又被元朝统治者追杀。当时蒲寿庚的哥哥蒲寿晟隐居在东海云鹿村,并在自己的别墅云鹿花园广种各地花卉,特别是来自阿拉伯的名花,其中就有“六月雪”美称的素馨花。蒲寿庚投靠哥哥后,便改姓为“卜”,开始以种花卖花为生,并将素馨花卖给蟳埔女。
从那时起,素馨花在云鹿村得到了广泛种植,也成了蟳埔女头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卖花人 种花卖花已百年有余
蟳埔女爱花、戴花,也种花。然而,这家里种的花只作观赏,鲜有摘下戴的。那满头的鲜花,都是附近云鹿村人栽种并载来卖的。
每天清晨五点钟,天才刚蒙蒙亮,云鹿村卖花的大爷、阿姨们,就骑着摩托车,在后座载着两大竹篓鲜花来到蟳埔市场,在石板上埔块大红布,将串好的栀子花、玉兰花、菊花、月季花摆上,便开始卖花了。
在蟳埔市场上卖花的云鹿村人有近十人,问遍大伙,都是世代卖花人,其中年纪最大的是80岁的陈大爷,而最大的卖家当属刘婉娥阿姨。“在我之前,是我公公在卖。”刘婉娥今年51岁,在这卖花已有20余年,据她介绍,在百多年前的清末,她的太公扎着辫子也在这卖花,“那时候是‘以花换米’,卖了花的钱去买米”。与众多卖花人一样,刘婉娥卖的鲜花也是自家种的,25亩的花园里,种满了玉兰、栀子、菊花、月季等各种鲜花,每天雇工人采摘后,串成串再由刘阿姨载到蟳埔来卖。
“蟳埔女爱花,那是爱到骨子里。”黄荣辉告诉记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喊打破“封建头”口号时,不允许蟳埔女戴花,而爱花的蟳埔女为了戴花,偷偷跑到云鹿村卖花人家中买花来戴,足以证明花在蟳埔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 2013-05-22职能部门回复两会建议 蟳埔建综合艺术馆获认同
- 2013-03-11东海街道蟳埔社区妈祖巡香 人面头花相映红
- 2013-03-09盘起头插上花 泉州蟳埔阿姨菜市场跳迪斯科
- 2012-10-31泉州渔女如风景画 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
- 2012-10-27泉州规划局昨明确表示:蟳埔蚵壳厝一座也不会拆
- 2012-10-26网传蚵壳厝民俗文化村将拆迁? 回应:原生态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