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打造高层次产业人才集聚洼地 推动长远发展
开放式“引才” 壮大产业人才队伍总量
由世界前沿硅基薄膜光伏领域的领军人物——徐希翔等4位博士组成的科研团队,在2010年落户鲤城区企业铂阳精工之后,为企业带来了诸如提升太阳能转换率等30多个专利,帮助该企业在国内非晶硅太阳能领域市场占据绝对优势。该团队也荣获“福建省第二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称号。此外,该区在今年第十批国家“千人计划”和第三批福建省“百人计划”申报中,各有3名人才通过初审,通过初审人数居全省、全市前列。
鲤城区建立开放式“引才”机制,不断壮大产业人才队伍总量。该区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携高新技术项目、科技成果到鲤城创业。同时,该区还大力加强企业博士服务站、江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高层次人才留在鲤城创业、参与鲤城建设提供广大平台。目前,全区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全市第一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创新实践基地2个(全省22个,泉州仅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总数名列全市第一)、校企共建研发中心7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5个、市级以上行业技术开发中心22个。
通过项目引才是鲤城区人才引进的一大亮点。该区筛选和扶持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采取项目融资、项目技术成果交易、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导海内外优秀人才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引导企业与人才互动共促。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统筹考虑项目引进与高端人才引进,成功引进17名海内外著名高校的硕士、博士,为实现“努力打造国内最大规模、世界一流水平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的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
多渠道“育才” 提升产业人才队伍素质
陆家嘴人才金港、张江高科技园、杨浦创业园是规范管理的示范园区。近年来,鲤城区启动重点非公企业互访交流活动,先后组织13场次350多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这些园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现代企业的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这是鲤城区在“育才”上,变“轻锻炼”为“重实践”的一大尝试。
变“大锅饭”为“小炉灶”,实施高端培训,是鲤城区拓宽“育才”机制,提升产业人才队伍素质的一项举措。该区举办“非公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先后组织150多名产值超亿元或高新技术企业主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培训,邀请一流专家学者、政府要员和业界资深人士进行辅导授课,开展互动交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更具战略眼光、更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该区还扶持和促进企业与90余所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设立3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500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500人次;成立社会办学机构33个,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
同时,该区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展点题培训。建立定期走访企业负责人制度,下发《非公企业党员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需求调查问卷》,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制定科学的年度人才培训方案。结合非公企业党员、人才特点,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开展培训,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动“每月大课堂”活动,开展提升执行力、认知企业文化等培训,累计开展2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