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3环境质量状况通报 泉州酸雨率呈上升趋势
东南网7月19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徐锡思)17日,福建省环保厅发布2013年第二季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通报,内容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三部分,泉州两个指标居首:一个是功能区噪音夜间达标率75%,另一个是城市酸雨频率100%。
专业人士认为,泉州酸雨率攀高,除本地工业燃料排放外,不排除跨境因素,空气是流动的,本地区的酸雨有可能是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
泉州中心市区
酸雨率呈上升趋势
通报显示,全省18个城市出现酸雨,城市数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个,酸雨频率大于50%的城市有11个,其中泉州、福清和南平等3个城市酸雨频率为100%。
记者从泉州市环境监测站获悉,通报所指的“泉州”,并非指全市,而是指中心市区的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等三个点的样本,但具体PH值暂时不便透露。
6月5日,泉州市环保局发布《2012年度泉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提到去年全市降水PH值范围为3.90~8.50,均值为5.05,酸雨出现频率为42.6%,较2011年上升了4.3个百分点。泉州市区和泉港区属于中酸雨区,晋江市区、石狮市区和惠安县城属于轻酸雨区,南安市区、安溪县城、永春县城和德化县城属于非酸雨区。
酸雨成因复杂
不排除外地的影响
是什么导致泉州的酸雨频率攀高?市环保局方面暂无明确说法,相关工作人员称,大概可归结为燃料因素和跨境因素。
“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源于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华大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所长杨雨杰教授介绍,燃烧煤的火力发电厂、汽车排放的尾气、普遍存在的企业锅炉,是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进而在雨、雪中溶解,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如何防范治理,杨所长介绍了两点举措:一是提高油品的质量,二是提高脱硫的水平,“关键在于资金投入”。不过,他分析说,泉州本地的酸雨成因,还受到外地的影响,空气是流动的,本地区的酸雨有可能是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
- 2013-07-12泉州海洋环境状况良好 近海水域近半达一类水质
- 2013-07-09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GDP唯上,将致华北平原消亡
- 2013-06-20上海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 达到分值子女可异地高考
- 2013-06-15两项环境综合整治启动 泉州市领导调研环保工作
- 2013-06-06建设美丽泉州 多项活动拉近环保与普通市民距离
- 2013-06-04防治污染建设美丽港湾 泉州海事局“软硬”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