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石狮爱心馒头店的新生之路 专访“金主”与掌柜

qz.fjsen.com 2013-08-29 11:17  华健 廖海霞 谢向明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对策

石狮爱心馒头店的慈善方式,沿袭了古代施粥当街发放的方式,这种方式很直接,效果也很好。但在当今,只固定在一片区域固定发放爱心馒头,这条路子可能有点‘窄’。

1、改进方式 做针对性的帮扶

泉州清华大学总裁班慈善爱心基金会蔡小强会长告诉记者,从前年开始,他就开始关注这家爱心馒头店,他希望这爱心馒头店能有针对性地帮扶弱势群体,让病、穷弱者得到帮助,体现扶弱、关爱的慈善理念。

蔡小强说,石狮爱心馒头店的慈善方式,还是沿袭古代施粥当街发放的方式,这种方式很直接,效果也很好。但在当今,只固定在一片区域固定发放爱心馒头,这条路子可能有点“窄”。

“试想,少数一些受助对象,本身是有劳动能力的,如果一日三餐吃了这些馒头,就可能养成不外出打工赚钱的习惯,这就违背了做慈善的宗旨。”

蔡小强建议,应该对受捐对象进行一些区分,如55岁以上的弱势群体进行领取爱心馒头,应该足额发放,但对那些有工作的人士,应进行规劝让其少拿或不拿馒头。

还有,可以组织一些爱心人士进行排查,寻找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老人、病人进行帮扶,给他们送上整月的“馒头票”,让爱心人士定期定时送上门,这样的实际效果可能会更好,救助的范围也更广,店里负担也会减轻一些。

2、卖送结合 吸引社会参与

“我们做慈善所有的费用也都是自筹。但我们不像爱心馒头店是‘孤独行善’。”了解到爱心馒头店此前的运作后,石狮“阳光太太”亲善志愿者服务队召集人林丽娜很担忧,她认为,如果只让这个29岁事业才刚起步的外地男孩负担一切的费用,馒头店的未来生存堪忧。

“卖送结合,让社会参与,为馒头店‘造血’。”林丽娜给出两种建议:零售加赠送,爱心馒头店仍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馒头,另一方面则针对其他人进行售卖,愿意买的人可自愿出钱献爱心;批发加赠送,发动泉州、石狮各地爱心人士,与石狮各大酒店、饭店,学校、工厂合作,批发爱心馒头,对弱势群体依然采取赠送的方式。

“如果他们愿意,我们可以合作。”林丽娜的另一个身份是石狮市玉湖社区党委副书记。今年5月份时,她发起为社区内50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其中包括2个馒头、1杯豆浆,这项费用6000元/月,都是由关心社区工作的爱心企业家捐赠。林丽娜提出,她可与社区负责人商议,以后从爱心馒头店直接采购馒头。这样就可以为馒头店的“造血”出一点力。

3、转为慈善组织 建立公信力

“做民间公益,最难的就是坚持。而馒头店的店主一个人就做到了这一点。馒头很小,但能将这善举坚持两年下来,实属不易。”泉州爱心公益协会的会长苏少隆,也一直在关注石狮爱心馒头店的动向。

苏少隆同样认可林丽娜提出的“造血论”。不过,苏少隆提到爱心馒头店的资金来源又受限于另一个问题——合法身份。如今,除泉州爱心公益协会等几家协会,泉州的多数民间公益慈善组织未取得合法注册,慈善活动或募捐受到太多限制。“更何况馒头店甚至连组织都谈不上,它只是个个体。”

民间慈善要长久生存下来,最重要的还是建立社会公信度,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支持。由此,苏少隆的建议,可以从一个人的慈善,转为许多人的慈善。

以泉州爱心公益协会为例,苏少隆说道,爱心公益协会成立之初,多次遇到资金难题,那时苏少隆只有拿出自己的积蓄补贴。慢慢地,协会做的事情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了知名度,现在基本上不存在那个问题。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