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蚵壳厝”仅剩60多栋 挽住那抹海丝遗韵
独特的蚵壳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行走于寻埔、法石社区一带,精致美观而又简单明快的“蚵壳厝”随处可见。鳞次栉比的蚵壳相互嵌套,整齐地排列于墙体之上,下配花岗石墙基,上用红砖砌成窗框,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呈现眼前。乍看之下,既没有北方建筑的气派宏伟,也没有江南小镇的古朴秀丽,可细细品味,才发现他们是如此的匠心独运、精巧别致。
“蚵壳厝”是闽南建筑的一大奇观,主要分布于丰泽区东海街道的蟳埔社区、法石社区、东梅社区和金崎社区一带,其中以蟳埔社区最为集中。近年来,这些记载着泉州辉煌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灿烂文化的“蚵壳厝”,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和文化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尤其是泉州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后,更有不少海内外宾客来到泉州,观赏“蚵壳厝”,品味“海丝文化”。
□本报记者 赵轲 文/图
溯源
不少蚵壳 来自亚非欧海岸
事实上,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遗风,早在“古闽越族”时期就已存在,但是当时所用的是我国东海岸边的海蛎壳,而非现存“蚵壳厝”所用材料——大牡蛎壳。
那么,这些大牡蛎壳从何而来?据专家考证,他们来自非洲东海岸。以寻埔社区为例,最早的蚵壳厝可追溯至宋末元初。当时,寻埔渔村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重要港口,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这里起航,沿闽南沿海航行至南洋,经印度洋、非洲东岸到北岸卸货。返航时,因舱内无货形成空船,重心不稳,不利航行,船员们就将当地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后堆放在寻埔海边。后因泉州经常受到倭寇侵扰,数度遭遇劫难,先民无力建新房子,就以碎砖石和海边的蚵壳为材料,建成早期的“蚵壳厝”。200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亨利来泉州沿海考察,指出在西欧的挪威、荷兰等海边也曾见过类似的“蚵壳厝”。可见,泉州先民曾把对外贸易扩展到地中海沿岸。据寻埔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黄荣辉介绍,去年,一位中山大学研究贝类的教授来到泉州,带回一部分牡蛎壳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牡蛎壳来自东南亚沿海海岸,这再次印证了泉州先民与东南亚国家频繁的贸易往来。
“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作为“海丝文化”的重要遗产,“蚵壳厝”见证了泉州“海丝文化”的繁荣。
难抵岁月沧桑,不少蚵壳厝损毁倒塌。
现状
黄荣辉介绍,“蚵壳厝”的特性很适合海边潮湿的气候环境,冬暖夏凉,抗腐蚀性强,洗干净之后又可以反复使用,有“千年砖,万年蚵”之说,因此受到寻埔及周边金崎、东梅等地百姓的喜爱。至明末清初,家家户户的房子或多或少都会用上一些蚵壳。然而,寻埔现存的“蚵壳厝”并不多,只有60栋左右。其中,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民居,石基以上整堵墙均嵌满蚵壳,当时的蚵壳以实用性为主;清代至近代的民居,只有在屋檐下、地基以上,墙体中间或窗户的两侧镶嵌蚵壳,与红砖和条石相映成趣,具有很强的美感;还有一些较大型的民居只是在屋檐下墙体顶端上装饰蚵壳。蚵壳从实用性向装饰性演变,也正是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居民观念意识逐步转变的表现。
遗憾的是,如今的“蚵壳厝”,许多都已经半塌陷,屋顶上杂草丛生;还有些已经废弃,主人早已搬走,只剩下空荡荡的屋子孤零零地留在原地。“记得十年前,这些‘蚵壳厝’还比较完好,现在却成了这副模样,实在让人心疼。”市民杜先生看着倒塌了的“蚵壳厝”,不禁感叹起来,“必须赶快保护起来,否则,再过十年,‘蚵壳厝’就要消失了。”
建议
修旧如旧引入新业态加以保护
“蚵壳厝”的损毁倒塌,引起了政府与市民的关注。目前,泉州已对寻埔民俗文化保护区做出了规划,其中关于“蚵壳厝”的保护也有详细的方案。对于保存比较完好的,将进行维修加固;对于濒临倒塌的,将快速“抢救”,按原样复建;对于新建的居民房,鼓励其使用部分蚵壳,以保持整体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
允许私人投资修复
“很多居民已经有了新房,所以不愿在破旧的老房子上花费功夫,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倒塌。”黄荣辉认为,可以由政府统一出资,或允许私人出资,尽早恢复“蚵壳厝”风貌。
长期关注寻埔民俗文化保护的泉州泉商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敬聪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蚵壳厝’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对其进行统一修复,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或者允许私人投资修复。”他说,“留住建筑,就是留住文化,对于‘蚵壳厝’保护的主动性还有待加强。”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房屋无人居住,容易损毁。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吴新文建议,在古民居区域内规划500—1000亩,辟为以“蚵壳厝”、旧街巷、妈祖庙、姑庙圣娘、渔船、渔具等为主要元素的影视基地,配套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艺术爱好者李艳也认为,“蚵壳厝”修复以后,可将屋内设计成民宿客栈,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寻埔文化体验。文化从业者林辉提出,可将周边社区内老人组织起来,住进修复后的“蚵壳厝”。“老人们大都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住进来不仅不会破坏其古老韵味,还能让原始的寻埔文化得以更充分的展现。”
租给文化工作者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庄惠榕建议:“可以将其出租给艺术家、文化工作者或爱好者,作为工作室使用。他们热爱艺术,热爱文化,会更加用心地保护这些建筑。”不过,她认为,“蚵壳厝”的修复必须由政府统一出资。“政府统一修复能够保证建筑原生态,而私人投资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操作,难以保证原汁原味。”
上海让徽州古宅重放异彩
位于上海宝山罗店的闻道园被业内人士称为“古建筑异地保护的典范”。这座占地千余亩的园子里,伫立着多座原汁原味的徽州老宅——进士第、武状元楼、雕花以及楠木厅等。这些老宅都是闻道园主人王卫从休宁、歙县、屯溪等地整幢“搬移”至上海,再按原貌修旧如旧的。这些老宅把“过去”与“当下”巧妙融合,既保留了精致的木结构特色,又以创新工艺加以改造。2010年,闻道园被列为世博园区外13个重点主题展览点之一。
罗马“可逆性”开发古建筑
在罗马老城区中,历史建筑云集的地方都受到了重点保护。大多数古建筑都必须按原貌进行修复。开发方面,罗马以不损害古迹价值为前提,遵循“最少干预”和“可逆性”的原则。“最少干预”是指为了利用古迹而采取的措施都应尽量保证对古迹的干扰最少、改动最少。“可逆性”是指在开发古建筑的过程中,为了增添新功能而新加的设施都应是可移除式的,这就要求古建筑的开发方保证,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让古建筑恢复到原始状态。如赫赫有名的古罗马大斗兽场,中间有一个新建的走廊,而走廊本身的结构和古建筑的结构是相互分离的,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移除。
- 2013-05-30日产海蛎50吨弃壳30吨 昔日砌蚵壳厝如今成烦恼
- 2013-05-30蚵壳厝巡香祈福 城市宣传片绕不开蟳埔风情
- 2012-10-27泉州规划局昨明确表示:蟳埔蚵壳厝一座也不会拆
- 2012-10-26网传蚵壳厝民俗文化村将拆迁? 回应:原生态保留
- 2011-12-15这座清代蚵壳厝不在蟳埔在城东 即将被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