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繁荣强盛泉州正式得名 东方大港雏形显现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
始见“泉州”地名
“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其源流衍下达于江。以泉名山及州。”
——宋《方舆胜览》
隋朝在中国历史中是一个重要却又短命的朝代。《泉州市志》中关于隋朝的记录只有一小段话:“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始见‘泉州’地名。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中国历史上以“泉”名州者有三,分别是福建福州、陕西石门县(今淳化县北)和今天的泉州。隋朝时“泉州”并非指现在的泉州,而是今天的福州。
据泉州文库办公室副主任杨清江介绍,当时之所以取名泉州,因境内有泉山(又名冶山)天泉池得名。大业初改为闽州,后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初改为建州,六年(623年)复为泉州,辖境相当于今福建全省。后来,陆续分置建、漳、汀、武荣、诸州,辖境缩小为闽江下游地区。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易名福州。
唐久视元年(700年),原“泉州”(今福州)划分出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改名泉州,这才是现在的泉州,当时隶属闽州都督府。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有云:“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其源流衍下达于江。以泉名山及州。”辖境相当于今福建晋江和木兰溪两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金门等地。
虽然天宝元年(742年)泉州曾改为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泉州。但从公元711年之后,凡称“泉州”的,都是今天的泉州。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