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的胡萝卜 疫情影响下,一边是城市生鲜产品供不应求,另一边是农产品滞销陷入困境。记者了解到,近期泉州部分农业种植相关产品出现一定程度滞销,各方协助种植基地直接对接超市、食品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等,开通“绿色通道”或专辟“抗疫农货”专区,连接产销两端。 □本报记者 刘倩 文/图 农产品滞销愁销路 春节过后,胡萝卜进入最佳采摘期。往年这个时期,位于泉州台商区东园镇秀涂村的胡萝卜种植基地,正是一派火热的采摘场景。但是今年,基地却显得有些冷清。 秀涂村耕地以沙土壤为主,适宜种植胡萝卜。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胡萝卜种植业,产品以外销为主,更有部分出口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像秀涂村所种植的日本坂田七寸316品种胡萝卜,行情好的时候,“包地”价格可以卖到1.2万元/亩-1.5万元/亩,不少村民靠着种植红萝卜实现了增收。 秀涂村种植大户洪战胜告诉记者,往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胡萝卜开始大批量出口。受疫情影响,今年基本上没什么出口订单,采购商也不见踪影。“往年农历十一月就有客人来地里看苗,根据出苗情况,直接一亩一亩地包走。但现在经济形势也不好,年前就没什么人来谈‘包地’。”洪战胜说。 直至目前,他只接到了一个采购商订单。来自厦门的一个采购商以2000元每亩的价格,包销了50亩胡萝卜。洪战胜算了笔账,按去年的种子价格,加上施肥、除害、人工等成本,一亩地要卖出7000元-8000元才能保本。这意味着,他所管理的近70亩胡萝卜基地,按每亩地亏损约5000元算,将面临几十万的损失。其他种植户的订单情况也不甚理想。 “没有订单,没有冻库,采收了也会烂掉。”洪战胜心急如焚,马上就要错过最佳采摘期,清明节过后,雨水开始增多,气温越来越高,到时胡萝卜开花,更卖不出去,便只能烂在地里了。眼下,他只盼着赶快把地里的胡萝卜卖出去,赶着种下一季蔬菜。 同样面临滞销困境的,还有蝴蝶兰种植大户卢建龙。“年前销售了一部分,目前基地里还有2万多株。”旭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建龙说。 在位于泉州农业科技园的种植大棚里,记者看到还有大量争相盛开的蝴蝶兰。卢建龙介绍,他每年会备货15万-16万株蝴蝶兰,主要供应春节前后的“年宵花”市场,共计20多个品种。 按业内人士所估算,泉州本土每年销售蝴蝶兰约60万-70万株,这意味着旭日公司所种植的蝴蝶兰占全市总量约1/5。“一旦3个月的花期一过,基地将面临很大的损失。”卢建龙很是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