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经济新闻 > 正文
光伏电价步入一元时代 或倒逼光电产业链降低成本
qz.fjsen.com 2011-08-03 15:32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对风电和光伏发电这两种清洁能源而言,上网电价是目前最好的产业扶持政策,图为在黄海滩涂上,成片的光伏发电组件和耸立的风电机组交相辉映。 (新华)

本报讯 (记者晏琴 陈云青)8月1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告,明确今年年底未建成投产的光电项目上网电价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业内人士认为,此价格远低于目前泉州光电的成本价,无疑让泉州光电项目面临成本挑战。

分1.15元和1元两档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通知:2011年7月前核准建设、年底前建成投产且尚未定价的光伏项目,上网电价为1.15元/千瓦时(含税);7月及以后核准的,及7月之前核准但截至年底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1.1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1元/千瓦时执行。

业内人士分析,国家发改委之所以按照核准建设和投产时间不同分为两档,主要因为光伏电站成本日益下降。目前光伏电站的主要成本是电子板,其价格5年来下降了一半,未来将持续下降。在此情况下,越早建设的电站成本越高,相应的上网电价也越贵,而后期建设的电站则上网电价便宜。

“欧洲国家的实践证明,上网电价法是目前最好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分析人士指出,标杆电价出台后,企业将更容易计算投资回报率,促进光伏产业的大规模市场应用。

我市将执行1元标准

记者从我市电力部门了解到,泉州目前尚无已经投产的光电项目,而规划在建的项目年底前并网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未来我市将执行1元/千瓦时的标准。

“1元/千瓦时的电价水平,相对于企业建站及运营成本来说,还是偏低。”中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总经理童亚丽告诉记者,泉州地区光伏发电建造按20年发电期计算,成本大概可以维持在1元/千瓦时以内。但无法预测场地、政策落实、电力接入、运营管理等不确定因素,对于一次性投资、长期回收的光伏电站而言,实际成本会更高。

童亚丽认为,在泉州地区,合理的上网电价应该为1.5元—1.8元/千瓦时,才能保证参与企业的合理回报率,这一价格几乎是标杆电价的两倍。

光电转换率或成关键

业内人士担忧,为了消化成本,未来发电企业将会以标杆电价为准,倒逼光伏电池和组件采购价格下降,导致光电产业链整体受累。

“考虑到泉州地区经济发达,土地及运营成本较高,且日照时数(电站发电量)不及西部充足,企业对于光电的投入将有赖于政府扶持政策。”童亚丽表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亦指出,在国家发改委明确全国光伏上网的基准电价基础上,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出台地方性的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推动光电发展。

此外,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可通过技术研发,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发电成本就可降低7%左右。”泉州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介绍,要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光电转换率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发一项新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换率再提高0.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