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七成古厝闲置 部门:尝试引进资金修缮盘活

qz.fjsen.com 2012-07-08 10:01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市区的一座古厝长期租给捡破烂的外来人员,凌乱不堪,破损严重。

本报讯 (记者王金植 陈晓东 实习生林晨曦 文/图)市区一些闲置古厝经过装饰后,变成个性化客栈(详见本报3日第6版报道),引起广大读者关注。那么,中心市区目前有多少古厝?这些古厝的利用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

七成古厝闲置

据了解,市区的古厝大部分在鲤城区,丰泽区比较少。坐落于市区北郊花园头村环鼎路的一座古厝,屋顶的瓦片有的已滑落到屋檐边,随时有掉落的危险,木头窗年久失修,多已腐化。市区东街第三巷内万厝埕的一处古厝,大门的砖土掉落严重,几近坍塌。刺桐路东美有一座古厝,现有人租住着。由于无人管理,卫生状况比较差,垃圾、纸屑随地扔,一些电线也乱拉,墙壁遭到破坏。西街象峰巷内有一处50多年的老房子,楼上住着房东,楼下住着租户。由于房东在,管理还算可以,卫生情况也不错。

“大部分古厝没有被开发利用。”泉州市鲤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琪禄说,单他们辖区就有1000多处古厝,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其次是城南片区、西街片区,江南片区也有部分。至少70%古厝是空置的,只有少部分有人居住。

空置留下多重隐患

泉州古厝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它们多数因年久失修、疏于管理、人为破坏,存在安全隐患。

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变得岌岌可危。吴琪禄说,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现在大量古厝因无人居住已废弃。有的被后人随意翻建,结构遭到很大破坏;有的则在轰鸣的推土机下荡然无存;有的建筑构件遭窃。“有住人的,相对保护得好一点。”

出路

引入社会资金开发修缮

目前,保护古厝的主要途径是其产权所有人自行筹措资金,或者向相关主管部门争取专项文物保护修缮资金进行保护。而如果是没有申请到文物单位的古厝,就没有办法争取专项文物保护修缮资金了。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将古厝改造成青年客栈、咖啡客栈为古厝有效保护提供了一条借鉴的出路。

“引进社会资金共同开发,既有经济效益的产出,又能保护古厝。”鲤城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局长苗圃说,对于这些古厝,可在保护的原则下,引进社会资金共同开发利用,将其修缮后,建设成餐馆、旅馆等,让其在不失原本风格的情况下,发展商业,以解决维修的费用问题。

据介绍,我市已在鲤城区启动“古韵鲤城·文化之旅”活动,把6.71平方公里的古城作为一个文化文物整体景区来打造。以“一条中山路·千年泉州史”为主轴,围绕“古城谒祖朝圣游、古城街巷游、古城文化体验游、古城创意游”四大板块,把首批52个以古文化、文物建筑、闽南传统古民居等文化文物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串珠成链、链接成片,整合成7条旅游线路。有关部门正对古厝进行招商引资,尝试保护古厝的新途径。

他山之石

合理利用即是有效保护

●厦门:鼓浪屿上现有上世纪40年代以前的各类建筑1200多幢。政府鼓励企业或个人通过无偿捐款、有偿认养、购买等方式,推动风貌建筑的修缮及积极开发利用。

●丽江:制定古城管理条例,促进对古城的全面保护。引进社会资金盘活古厝,将部分古厝改造成酒吧、茶舍和风格各异的工艺品店、客栈等。

●黄山市:出台《皖南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推介全新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首批推出106个古村落,海内外人士可认领保护古村落或单幢古建筑。认领者可获得古民居的居住使用权。

●上海:上海的“新天地”是在对石库门老民居建筑“整旧如旧”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城市新景观,其外表保留了上海近代生活的特征——石库门,内部则按21世纪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节奏和情感要求打造。目前“新天地”已成为哈佛大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北京:鼓励个人购买修缮四合院。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在旧城区内对四合院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工作,确定保护院落名单,然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保护四合院。同时下发《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等房屋的试行规定》,取消对四合院购买者的户籍限制,推出8项鼓励措施。每年都有数十套四合院得到修缮。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