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蹭网”勿进行网银支付 小心藏有陷阱
本报讯 (记者杨佳彬 黄海兰)在咖啡厅休息、在车站候车,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打开手机或电脑,连接公用WIFI(无线网络)享受免费的网上冲浪。然而,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公共场所的WIFI存在隐私危机,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情况是否属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WIFI窃取个人信息确有可能,市民“蹭网”须谨慎。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一些书店、西餐厅以及酒店发现,这些地方大多有提供WIFI上网服务,有的甚至可以搜索出多个WIFI网络。在市区中山路一家西餐厅内,记者用手机打开WIFI之后,屏幕上立即显示出用商家英文名注册的WIFI网络,无需密码即可轻松上网。记者注意到,除了少数商家把无密码式WIFI服务改为在店内张贴用户名密码外,大部分商家提供的仍然是无需密码即可上网的服务。
黑客在网络上自曝利用公共WIFI窃取用户信息的情况能否实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表示,利用WIFI窃取个人信息确有可能。WIFI上网,实际上是通过WIFI网络去连接外网,在一些数据传输过程中,黑客可以使用软件拦截数据包,然后解密,从而窃取用户的相关信息。民警提醒,使用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时,最好不要进行网银支付、手机炒股等操作。此外,有些手机有WIFI自动连接的功能,遇到免费的WIFI信号时会自动连接,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入黑客的圈套,所以,用户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另外,黑客一般会给自建的WIFI起容易迷惑人的名字,因此,用户在使用公共WIFI信号时,千万不要轻易选择,一定要看清楚名称,最好咨询现场的商家工作人员。
链接>>
什么是WIFI?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WIFI原先是无线保真的缩写,英文全称为wireless fidelity。在无线局域网的范畴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同时也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以往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现在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联网。常见的就是无线路由器,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内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与蓝牙一样,WIFI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该技术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是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则要略胜一筹,其覆盖范围多可达90米左右。
- 2012-07-19因“偷菜”游戏 晋江一对夫妻打架闹到派出所
- 2012-07-13西班牙一男子服毒自尽 在网络“直播”自杀过程
- 2012-06-26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出台 望遏制价格战
- 2012-06-24家中座机常接骚扰电话 如何拒接“网络传真”?
- 2012-06-21网络“乾坤大挪移” 泉州企业实现“南鞋北卖”
- 2012-06-20泉州两嫌犯组织网络赌球 一周"吸金"180多万
- 2012-06-19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 警方支招教市民巧妙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