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深沪扬帆起航 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集聚区
从传统加工迈向精深加工
相关数据显示,深沪渔业捕捞量占到全晋江市的90%以上。与过去靠天吃饭不同的是,如今的深沪渔民出海,在硬件和软件设备上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高吨位渔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导航、声纳捕捞技术……古老的捕捞业在以深沪渔港为中心辐射出的海域内,焕发出现代化生机。
深沪镇分管渔业的副镇长朱志新说,深沪渔港发展迅速,渔船从原来的小船变成大船,从木船变成钢制船,数量也从当初的二三十艘发展到现在将近400艘。
深沪渔业蒸蒸日上时,一些渔民盯上岸上的商机,做起了水产深加工,向大海要更高的效益。
李建筑就是其中一个。1987年,18岁的李建筑从金井职业中专学校毕业后,就和父亲一起下海打鱼。1999年,李建筑下定决心,上岸做起了鱼贩。后来,李建筑想到对鱼类产品进行深加工。
2002年8月,李建筑与他人合伙投资700多万元,成立晋江市富鸿水产有限公司。“主要是对鱼类产品进行粗加工和深加工。”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富鸿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远销东南亚、欧美。
但是李建筑和几位合伙人并不满足于此,在深沪采访时,记者看到,一个占地近60亩的新厂区已拔地而起。一个星期后,新厂区即将开工生产。
“新厂区分一、二、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建成厂房、冻库和实验室。”富鸿水产副总经理陈振荣介绍,新的冻库容量能达到5万吨,是旧厂的10倍。而早在2007年,富鸿就与国内5家科研院校联合研发“大宗低值鱼加工新产品与超低温急冻装备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科研项目,此项目也被中国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之一。如今依托新的实验室,富鸿还将探索与台湾等地的企业合作,发展海洋生物科技,如将鱼鳞加工成价格不菲的鱼鳞胶原蛋白,开发海洋食品、药品、保健品等。
小港口变成国家一类口岸
如今的深沪渔港一片繁忙景象,除了近400艘现代化渔船、2.5万名渔民从事捕捞业外,深沪渔港还配套建设了水产品加工厂、水产品集散市场、制冰厂、加油站、修造船厂等。渔民捕鱼归来时,渔货一上岸就卖进冷冻厂,随后进入集散市场、加工厂;渔民在卸货期间还可就近加油、加水、加冰、修船,为下次出航做准备。
“这个港口建设得太好了,1998年建的时候,所有深沪人都高兴,当时我们就知道这个港口肯定会非常繁荣。”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深沪后山社区的陈先生感慨万千。
深沪渔业码头于1998年动工建设一级渔港,2005年动工建设国家中心渔港,总投入资金1.26亿元。目前,已验收使用的深沪国家中心渔港是农业部全国首批三大中心渔港之一,避风掩护面积达50万平方米,可锚泊马力250匹以上渔船1000多艘。
在不远处的商业码头,一台台吊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将船上的一个个集装箱吊上岸来,有的则将岸上的集装箱一个个装上船。
“十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港口会发展成现在这样。那时,这里非常荒凉,几天难得见到一艘货轮停靠。”江先生是安徽人,1995年,当时还在深沪一家渔业机修厂当工人的他,应聘到泉州深沪码头有限公司(泉州深沪港务有限公司前身)做机械维修工作。此后,他一直留在码头。弹指一挥间,18年过去了,深沪商业码头也从当初的一个小港口一跃成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2006年扩建后,已是拥有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和5000吨级散杂货兼集装箱码头。站在两个码头中间,看着渔船、商船、集装箱车、冷冻车来来往往,每个人心中都会充满感慨,或许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感慨。为了更好地发展港区经济,港区总长度2.8公里的道路共分三期建设,连接着渔业和商业两个码头,与沿海大通道贯通,成为港区货物运输的主要交通枢纽。
- 2012-08-09海岸线产业提升 晋江龙湖打造滨海休闲新名片
- 2012-08-09泉州海洋经济发展八大产业 到2015年产值达1200亿
- 2012-08-07一条路激活13.8公里海岸线 福建第一镇晋江再出发
- 2012-08-06晋江面朝大海探索蓝色梦想 借势涌潮发展海洋经济
- 2012-07-29晋江调研海岸线保护开发利用 建设蓝色家园
- 2012-07-24泉州海水淡化工程将启动 “蓝色经济”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