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鼓励山海合作 产业转移户纷纷成为纳税明星
从沿海转战山区,天地更广宽。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近年来,沿海一批优质泉企带着资金、技术、设备往山区县迁徙,不仅落地壮大打破了企业发展瓶颈,还涌现出一批像欧美龙、翔升纺织、万家美、纬旋纺织等纳税超千万元的明星户,实现企业效益与当地经济“比翼齐飞”。
□本报记者 邱和军 通讯员施由森
迁徙户成为
当地经济支柱
从2003年落户永春,到去年以3600多万元坐上这个山区县民营企业纳税排行榜头把交椅,当年靠贴牌外单过日子的欧美龙集团成为当地唯一的自主品牌,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刚从南安搬过来时,公司一直都是贴牌外单,价格和销售渠道等都控制在别人手上,企业发展压力大,利润空间有限。”如今已是国内童鞋品牌知名人物的欧美龙董事长陈忠实直言,一路走来,有艰辛也有几分庆幸。到欧美龙位于永春城关恢弘的厂区走一圈,就会理解他“庆幸”的内涵。正是率先抢滩这个山区县,劳动密集型企业欧美龙抢到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劳动力。
在永春,一个百亿轻纺城正在成长。从永春开始在工业园区东部引进首家纺织企业,短短数年时间,轻纺鞋服在这里已产生集聚效应,在这里既有投资十多亿元的巨头,也有包括安踏、欧美龙、万家美、南德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从沿海迁进来的知名企业。在这里,一大批内迁企业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在南安已经有两个生产基地的知名针织企业万家美也将目光投向毗邻的永春,2007年在这里布下160亩的产业基地,并连续四年纳税超过1000万元。另外一家轻纺名企翔升织造去年纳税更是高达2149.75万元。
对接沿海,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也让安溪的经济发展添加不小动力。在晋江起家的乔丹公司2007年在安溪龙桥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纬璇服装公司,次年就实现产值1亿多元,年纳税1600多万元,解决就业2000多人。2009年纳税增值2422万元,2010年微增至2443万元,去年纳税又大幅上升至3555万元。
成长空间更广阔
产业对接,遍地开花。“沿海有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诸多优势,山区的富余劳动力和较低用工用地成本同样也是宝贵的竞争力,得以实现优势互补,可以说企业成长空间更为广阔。”盘点近年来市域内产业转移状况,泉州市经贸委经济协作科相关负责人分析。
“投资永春,就是考虑到边上有晋江、石狮两个鞋服基地,可以很容易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福建三信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余仓对媒体坦言,区位优势成为当初多次考察后决定落户永春的最大诱因。“泉三高速开通后,跟晋江、石狮沿海鞋服基地靠得更近了。”
企业落地、成长,离不开当地更为综合的外部资源。“所谓的土地、财税优惠,往往是墙上的画饼。”石狮服装领军人物田启明就曾在多个场合呼吁,企业外迁中西部省份,要权衡当地的综合投资环境。
乔丹公司投资安溪,也离不开当地政府极力地“牵线搭桥”。2009年3月,安溪县纪委获悉当地代工知名运动服装的企业——安溪纬璇服装有限公司拟与乔丹公司合作引进织造项目,形成产业链,却对招商优惠政策不熟,当即协调相关部门全面介入。随后,该县有关领导先后三次登门乔丹总部洽谈投资事宜。一个月后,乔丹公司投资1.8亿元的织造项目正式落户安溪。
“当年起步之初,企业在劳动力培训、社会荣誉等方面都得到当地政府的极大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在其他地方,大企业那么多,简直是不可能的。”获得2012年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欧美龙副总经理曾志玺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永春城关周边充足的劳动资源让企业从没有用工压力。
- 2012-08-08政府扶持政策得到响应 项目进山产业转移潮起
- 2012-08-08山海互补互利 泉州山区向沿海产业伸出"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