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访泉州交响诗剧《乡愁》
创作一年迅速搬上舞台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同样,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一路上,进站,出站,过站,初旅,重游,挥别……”康天赐说,他上个世纪初离开家乡,旅居香港,也曾无数次往返于故乡与他乡之间,对余光中的“乡愁”感同身受。
以诗剧的形式将余光中的作品搬上舞台,康天赐的灵感来自于去年永春县着手打造的“乡愁”主题公园。如今,这部诗剧本月底将进行首演,能如此迅速地与广大市民见面也让他大感意外。康天赐近年来创作颇丰,2007年他和林桂华共同创作的大型话剧《弟兄》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2009年他创作的话剧《1949年的故事》摘下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唯一的金奖特别奖,2010年他创作的话剧《背后的箫声》又荣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金奖,此外还创作了音乐剧《跑马山啊大渡河》《海风对面吹》和30集电视连续剧《辜鸿铭》等作品。
触动人心的“重磅炸弹”
“剧作《乡愁》应该是触动人心的重磅炸弹,而不是短平快的咖啡热饮。”编剧团队认为,诗剧《乡愁》不仅是搭建海峡两岸同胞情感的桥梁,更应当成为当下人们共同需要的精神食粮。
交响诗剧是《乡愁》艺术形式的最终选择。在谢万智眼里,交响诗剧,应该理解为一种运用音乐的手法,诗化的语言、诗化的舞蹈、诗化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与结构,交织回响,来表达一个唯美的、适当的主题和题材的作品。
这部交响诗剧的结构沿用了余光中《乡愁》的谋篇,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和《而现在》四大幕进行演绎,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由个人的离愁别绪上升到家国情怀,最终体现“乡愁不仅是地域的更是文化的”的主题。
同时,诗剧还以感情为线索(少年:母子分离;青年:夫妻分离;中年:母子生死别;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串起余光中先生及其他同题材诗文,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亲、思乡升华到思念祖国。
□本报记者 陈智勇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
- 2012-08-17泉州本土大型交响诗剧《乡愁》将于9月1日首演
- 2012-08-16泉州创排大型交响诗剧《乡愁》 青年演员担主角
- 2011-12-09首届世界南音联谊会成立 国际弦友共一脉乡愁
- 2011-10-12永春县将以《乡愁》为背景打造成音乐诗文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