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施推广垃圾分类步履蹒跚 你准备好了吗?
垃圾分类的“现实尴尬”
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垃圾分类还有更多的“现实尴尬”。
在与一些市民交流中,不止一位市民反映了这样的问题:不管扔垃圾者是否“分类”扔,垃圾车在转运垃圾时并没有“分类转运”,这便意味着,转运时垃圾还是会被“混”在一起,“前面分类的不是白分类了?”
对此观点,市环卫处有关人士表示,垃圾分类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分类收集,也要有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回收。只有这样才能对一些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处理,才能提高垃圾中一些可回收资源的利用率。但因为缺乏相应的设备、设施及条件,要实现垃圾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回收,在短期内确实难以实现,但这毕竟是一个趋势。现在提醒垃圾分类,主要偏向于前期的分类收集。当人们垃圾分类意识提高了,到时配套设施完善后,就可以真正分类处理了。
垃圾分类的另一个“现实尴尬”是: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对于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并不清楚。对此,市环卫处有关人士介绍称,以往在设置分类垃圾桶时,多是笼统地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根据福建省“垃圾分类”的有关规定,目前,有关部门把生活垃圾分成四类,分别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纸张、塑料和金属等,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电池、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旧温度计、废弃打印机的墨盒等。
■延伸关注
每天650多吨生活垃圾
多是“民间回收”
从市环卫处,记者了解到,目前石狮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有650吨位左右,这些生活垃圾都被运往垃圾焚烧厂处理。虽然石狮市目前尚未实行“垃圾分类”,但事实上存在一张民间“过滤网”,逐步将这些垃圾中一些有用的、可回收的资源“过滤”出来。
近日晚上10点,记者在九二路万岁脚路段看到,两名捡破烂者查看路边的每个垃圾桶,将其中一些塑料袋、废纸等可回收的垃圾捡走。有关人士认为,这些捡破烂的人,无形中成了垃圾分类的“过滤网”。那些扔在垃圾桶里的垃圾,每天几乎都会被翻过,可回收的垃圾大都被捡走。
而当垃圾到了中转站,有关人士介绍称,一些垃圾中转站的人员也会进行“分拣”,之后再将垃圾转运到垃圾焚烧厂。
“在焚烧垃圾前,我们也会进行一次分拣。”石狮垃圾焚烧厂一部门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每天运到该厂焚烧的垃圾,厂里会通过机器加人工的办法进行分拣,将铁块等一些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东西分拣出来。该负责人表示,每天分拣出来的量也十分可观。
在经过这几张“过滤网”后,最后被焚烧处理的垃圾中可利用、可回收的就少了很多。不过,由于这些“过滤网”有疏有密,难以保证垃圾资源化利用能有较高的比例,而且其中也有诸多有待规范的地方,仅凭这些,要在三年内达到《泉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中规定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采访中,有关人士也希望石狮广大市民能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 2012-08-27泉州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运 推广可循环利用物品
- 2012-07-19惠安一群阿婆每周捡垃圾分类 环保又卖钱做公益
- 2012-07-09广州市长回应垃圾按袋收费争议:不是为政府创收
- 2012-05-296月20日起泉州25处试行垃圾分类 已做好宣传册
- 2012-04-25今年再推25个垃圾分类试点 12个试点住宅小区
- 2012-04-23市民环保观念待提高 综合成本阻遏垃圾分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