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制造业引领“蓝色泉州”崛起
依附核心港区
连片开发物流园
围头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100亩,现有1号、2号仓库,堆场及海关监控设施等。目前,该中心正在兴建3号、4号仓库,都已完成了地基部分的建设。“扩建两个仓库,可以增加货物品类,而且归类也比较清晰,像现在一些建材杂货和食品都要放在一个仓库里,完成扩建以后就能把不同品类的货物分开放。”杨鹭生说,未来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还会配套建设一个展馆,届时,产品既可以在展销的同时又能放在保税仓库。
在泉州发展海洋经济强市的规划中,将会围绕着几个核心港区建设一批类似围头保税物流园的集物流、商贸、信息和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其中包括台商投资区临港物流园区、泉港石化物流园区、石湖物流园区、深沪物流园区、晋江陆地港、斗尾综合物流园区、黄塘物流基地、石井港口物流园区和中航三叶海西石材物流园区等。争取设立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晋江陆地港等创设综合保税区。
“要发展物流园区和保税园区,关键还是配套的报关、货代等一些服务性企业要跟得上。”福建围头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明葛说,由于经营保税区的物流公司不能参与货代、报关业务,所以一个园区要发展起来,就需要一批相应的服务企业配套,从目前来看,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配套,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些中介公司可以说掌握了货物流量的方向,厦门就是因为聚集了大量的这种公司,才能把泉州,甚至周边广东、浙江的货物都拉到厦门港。”
【航运】
利用散杂货航运优势
港口是海洋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而外贸航线和吞吐量又是港口经济的重要衡量标准。多年来,外贸航线乏力早已是泉州港口发展的一个要害。作为福建最大的出口货源地,泉州年出口额早已超过百亿美元,虽然拥有货源优势,但泉州港的外贸业务却一直难有起色。今年上半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5002.15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95.77万吨。
在内贸集装箱综合运输实力继续保持在全省港口前列的同时,全力发展外贸成为泉州发展海洋经济的一大重点。据泉州市船东协会的统计,泉州现有50多家航运企业,本地的运力从2008年的50万吨剧增到今年的150万吨。从运力上看,泉州完全具备了发展外贸的坚实基础。
在泉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瓮国泉看来,泉州早期错过了发展外贸的最佳时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泉州的港口建设跟不上,日本、香港航线都开发了,但码头却没有专用装卸设备,一度出现集装箱班轮船来了等码头的情况。”翁国泉说,特别是1995年至1997年期间,泉州至日本、韩国的航线一度中断,再加上泉州重点外贸航班冲击一周双班失败后,厦门的外贸航线由一周三班转为每天一班,更是彻底将外贸拱手让给了厦门。
“现在全球20大船务公司都在厦门设点,所以要再把欧美外贸拉回来有点难度。”翁国泉认为,泉州港口要利用现有条件和优势,发展散杂货运输和东南亚航线。“散杂货运输上,泉州具有成本优势,这是别的港口拿不走的,泉州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废品进口市场,每个月有上千个货柜,这个优势要保持住,应当要重点扶持形成产业,反过来支持泉州的制造业,并将传统制造业的进出口货物流量留在泉州。”
- 2012-09-12困境中谋转型发展 泉州船厂或进军海油平台建造
- 2012-09-07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来晋江调研海洋经济及整治
- 2012-09-04晋江出台措施打造蓝色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 2012-09-02晋江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九条措施打开新局面
- 2012-09-01晋江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召开 做强“蓝色经济”
- 2012-09-01科技创新海洋经济旅游产业 为晋江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