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前世今生 汇聚古厝延续文脉
现在的庄氏家庙常有木偶表演。
从诗词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青阳山(又称:青梅山)山上青梅茂荣,花草斗艳,风拂翠竹似马铃声响。诗中还说,这青阳山上有一块灰色的反庚石,指南针放其上,针即呈相反方向,这个传说当时就远播泉南一带。如今,青阳山正是五店市传统街区内重点改造的一个景观,竹径通幽的景观已恢复。
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从明代后期开始,青阳已逐渐成为晋南的重要集镇。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当时在青阳山附近一祠内所立的《乡约》石刻就这样记载:“吾青阳一乡,合居二十七、八都之民,烟火不下数千,而附近之乡累万,然未易以绳束而一之也。”
到了清代,受“海禁”和“迁界”政策所迫,有大量的青阳人到南洋谋生,主要是前往菲律宾、我国港澳台等地。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侨乡经济的繁荣,一些侨胞集资于街道扩建,青阳遂成为初具规模的集镇。1951年,青阳成为晋江的县城后,其建设发展的速度更快。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逐步提速,人们对于城市品位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在城市改造更新中,如何“把根留住”?2010年,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从改造建设中的梅岭组团,保留下126亩地作为民俗文化保护区,这也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其范围西接万达广场,东临塘岸街、泉安路等市区繁华地带,南望敏月公园。
2011年,该民俗文化保护区正式命名为“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并成立了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管理领导组。
五店市传统街区保护范围内,正是青阳城区的发祥地,历史、人文、经济的核心区。经勘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有文物17处,其中9处位于规划范围内,包括蔡氏家庙、庄氏家庙等,这些历史建筑大都是闽南的红砖古厝。专家称,该街区的建筑风貌保存较好,极具保留价值。加上此间广泛流传、历久不衰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南音、布袋戏、高甲戏等等,无不透过它的文化价值赋予美丽晋江无穷的魅力,而本片区大量的优秀建筑空间及环境,将成为最适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空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文化风貌,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给历史和后人的交代。”晋江市副市长丁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2012-12-26福建省文化厅将全力支持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
- 2012-12-18晋江“五店市”整合150多座古建筑 昨开门迎宾
- 2012-12-07番仔楼从安海“走”到晋江市区 易地原样复建
- 2012-11-27晋江五店市留住历史回声 闽南红砖古厝里的传奇
- 2012-11-21晋江五店市番仔楼进入收尾阶段 预计一个月完工
- 2012-10-15晋江五店市看番仔楼 一对门联牵出一段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