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个官方自闭症实验班9月招生 建议安排经费
提案背景
民营机构能力有限 呼唤官方机构
2005年,“自闭症”才被列入中国残疾人目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自闭症康复训练均处于起步阶段,多为民间机构。
和全国的境况类似,在自闭症教学部成立之前,泉州接收自闭症儿童的多为民间机构,创始人多为患儿家长。2007年,泉州市教育局初幼教科与泉州市特殊教育研究会对泉州三家民营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两家具有诊断评估孤独症症状资质的机构进行调研后,曾发布泉州第一份《关于市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情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称,3岁-7岁的自闭症患儿占73%,伴有过激行为的占28%;民营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办学场所都曾更换过,办学时间越长,更换次数越多;场所偏小,功能室较少,教学设备和辅助设施较缺乏,接纳能力也很有限。
记者调查
自闭症儿童教育遭遇多重困扰
本地评估机构鲜有人知
很多人错过最佳治疗期
根据国外研究报告,3岁至6岁行为心理干预和行为纠正是治愈自闭症的黄金年龄段,且每周的训练时间达到20小时-40小时才有效果。如果能得到及时合适的教育,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有机会成为正常人。
在我国,自闭症2005年底被列入中国残疾人目录,许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此症状已经迟了,失去最佳治疗时间。在泉州,《报告》的调查人员发现,泉州儿童医院和第三医院都有专职医生和一整套诊断评估自闭症症状的量表,确诊后便可以到残联办理残疾人证,但知道这两家医院的患者家长很少。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孩子的训练费对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开支,很多经济收入一般的家庭根本承担不起,这也是许多患儿得不到早期干预,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原因。
长期在特教学校不是办法
融入社会是终极目标
《报告》指出,许多患儿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经过治疗、训练,康复到一定程度后,想进入普通幼儿园或学校,会被拒绝,有的入学一段时间后被“退回”,一些家长只能将孩子送入智障学校,安排在智障孩子中学习生活。
这种状况让家长忧心忡忡。“长期在特殊学校康复、学习,患儿将更加难以融入正常社会,‘融合教育’就是希望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能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最终融入正常社会。”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形式,也是即将面向社会招生的自闭症实验班所要尝试的。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个自闭症儿童的个性特征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部分伴有过激行为,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场所。
除了平时对自闭症儿童进行集体训练外,自闭症教育当中,非常重视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和保护,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感统室、个训室和宣泄室等功能室及专用教学设备和康复器材。
“自闭症患儿康复教育中,有爱心,有耐心,能坚持的专业特教老师是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的。”该负责人说,目前,实验班的相关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 2012-12-23石狮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联欢” 送上关爱
- 2012-11-25让自闭症儿童不再孤单 泉州市留联举行捐助活动
- 2012-11-20自闭症患儿增多 泉州培训机构少师资缺乏难满足
- 2012-10-11泉州百名自闭儿辍学在即追踪 热心读者帮寻新场地
- 2012-10-10学校场地到期难续租 泉州百名自闭儿辍学在即
- 2012-07-06泉州自闭症儿童培训老师 被需要是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