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内最优内陆港 访2012泉州经济人物李锦仪
艰苦创业 铸就“中国第一包”
与众多民营企业家一样,李锦仪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李锦仪,在海边长大,童年生活十分艰苦。每当有渔船出海归来,李锦仪便会跑到船边去捡掉在船边的海产品,回家“加菜”。点滴往事中,令他十分自豪的是自己7岁时便能在外捡回充足的柴草添补家用,不必再找人买,为家里省下全年的柴草费用。生活的艰辛锻炼了李锦仪,让他具备了敏锐的眼光,也更懂得做好准备、有目标做事情对成功的重要意义。
15岁时,李锦仪便开着拖拉机跑运输。当时,跑运输算得上是个比较吃香的行当,却难得回家,还常常要被地痞流氓敲诈勒索。困难并没有吓倒李锦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曾经一人开着货车到北京,来回跑了将近十天。”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独自一人行车于路上,其中的不易和艰辛可想而知。
天南海北地跑运输,李锦仪积攒下了部分资金,更重要的是他还积累了不少人脉。他一方面通过自己跑运输的情况把握行业动向,另一方面不断与业内朋友交流心得,等待着赚钱的时机。
终于,机会来了。
上世纪90年代,石狮的服装大量销往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等地区,但由于公路路况差,汽车运过去往往要一周时间。但高昂的运输成本和漫长的运输周期让服装生产商们心急如焚。李锦仪知道后,一下子想到飞机能大大减少运输时间。于是他找到了当时的北方航空公司负责人了解情况,当他得知飞机的货舱有较大空间时,马上要求与北方航空公司合作,承包航空运输业务。“我当时希望和对方签订5年的合作协议,就是瞅准了这5年肯定会是飞机运输业发展的好时机。”李锦仪说道。凭借独到的眼光,李锦仪成为国内首个承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的人。之后他又陆续与东方航空公司、武汉航空公司等开展包机合作,全力做大航空运输业务,掌握便捷的航空运输资源。在那之后的近7年时间里,李锦仪几乎垄断了华东到东北的航空货物运输,成就了他“中国第一包”的美名,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时间积累下的“第一桶金”,便是他之后创业风生水起的资本。
(本报记者 王蕾 文/图)
- 2013-03-23晋江陆地港运营一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0.57亿美元
- 2013-03-21晋江陆地港去年运营进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
- 2013-02-22晋江陆地港1月实现开门红 进出口额1.99亿美元
- 2013-02-18晋江陆地港“开门红” 单月进出口达1.99亿美元
- 2013-02-082012年晋江陆地港完美收官 进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
- 2013-02-05晋江陆地港进出口量居福建省四大陆地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