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治理水土流失造福百姓 骑着摩托车上山采茶去

qz.fjsen.com 2013-03-26 11:22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经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茶山景色更迷人。

在很多人印象里,上山采茶都得徒步前进甚至翻山越岭。但记者日前在安溪县金谷镇渊兜村看到,许多茶农骑摩托车在茶山上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原来,渊兜村进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时修建了一条直通山顶的水泥路,才有了这一幕场景。这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还明显提升了当地的茶叶质量、产量。

茶山“戴帽穿鞋系腰带”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下,每一座茶山都戴了帽子、穿了鞋子、系了腰带,坡地茶园改为梯田茶园。

“山顶退茶还林,保持原生态并进行一定的修复,中间是梯田式的茶园,远望像戴着一顶帽子,就是‘头戴帽’,山脚保留原有植被即‘脚穿鞋’,茶田里种上的一排排林木为‘系腰带’。”安溪县水土保持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就打好了总体框架,整个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记者走进其中一座茶山看到,一条水泥路从山脚直通山顶,每隔2米就有桂花、香樟、红豆杉等名贵树种。沿水泥路还有一条宽约50厘米的排水沟,每隔一段都有一个容积约30立方米的蓄水池。雨水会顺着排水渠往蓄水池流,防止冲刷土壤,增加灌溉用水。每一个阶梯的茶田还按照一定比例修造种上黄花菜的田埂和沟渠,即生态茶园中的“前埂后沟”。“就是帮茶农们建了一个生态茶园的雏形。”渊兜村村主任沈天辉说。

金谷镇渊兜等村茶山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茶农们自发投资近200万元。

每斤茶青多赚2元钱

今年48岁渊兜村老茶农沈国清对这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有话说。

“赶时髦,骑着摩托车上山采茶!”沈国清自豪地说道。过去,渊兜村水土流失严重,茶山尽是泥巴道路,一到下雨天山路就特别泥泞松软,几乎每个茶农都有滑倒的经历。泥沙还不断向在山脚的蓝溪冲刷,原本清澈的溪水顿时就变成“黄河”。

沈国清说,骑摩托车缩短了采茶时间,使用的工人也减少了,成本下降。茶园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等都得到了改善,茶园从过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变成现在“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茶叶质量、产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茶青一斤要比未治理茶园生产的茶青贵上2元,茶商还是会优先购买我们的茶青。”沈国清开心地说。他在这片茶山5亩多的茶园一年能净赚17万元。他希望,更多的茶山都能进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据泉州市水土办统计,2011年至2012年,我市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7.6万亩;2013年至2015年,我市还将继续进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万亩。

□本报记者 林铭珊 戴涵琦 实习生 陈凤飞 文/图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