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绿色发展理念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永春样本
山城的“循环经济经”
高标准的环保门槛,并不能阻挡所有的工业污染。为此,永春还出台了《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意见》等文件,在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的同时,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日,香港奔达集团(永春)生产基地金银丝线厂房内,记者看到,厂房旁边,一些废弃物或边角料整齐地码在一起,等候前来回收利用的车辆。
“这些废弃物,以前都是作为一般废物以便宜价格卖掉。但现在我们通过与下游企业合作,由他们过来回收,用来生产地毯、脚垫。” 负责该基地环保工作的经理林党政介绍说,单单这一块,每年就可以为企业增加收入700多万元。
在永春,越来越多的轻纺鞋服企业选择将生产废料“吃光”,既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增加企业的收入。
日常的环保监管也必不可少。在榜德工业园区采访时,记者偶遇前来进行环保核查的县环保督导小组。检查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园区的环保检查,每天有两次,不固定时间,随时突击检查。“严苛的环保检查,不定期的突检,让企业惮于排污,就好比头上戴了‘紧箍咒’。”这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永春,一些实力雄厚的鞋服企业,开始采用内生型循环经济技术解决污染问题。
位于永春蓬壶镇的旭晟服装织造是由阿联酋华侨投资的纺织企业,主要生产功能性服装面料,总投资1亿元,年产值1亿多元。
在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成捆的棉纱进入布料机生产流水线后,在远处机器的另一端,一块块布料缓缓输出,没有任何废料产生。而整个流程,只需要微量的水。
“这些机器都是从德国、日本等地引进的,在目前业界几乎是最先进的设备。使用这些设备,生产过程产生的棉纱废料会自动进入循环系统再利用,不会浪费哪怕一丝的棉纱原料。”旭晟服装织造总经理杨华新说。
实行严苛的环保监管,采用高端的环保技术,永春鞋服业实现了“绿色崛起”。
几年来,永春县鞋服行业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聚,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该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53家,2012年轻纺鞋服产业产值达116.8亿元。其中,纺织企业(含化纤)7家,主要有恒福织造、三豪织造、明裕织造、翔升纺织、伟浩晶饰等龙头企业;服装织造企业46家,主要有南德针织、万家美轻纺、南利针织、锦利针织等龙头企业。
记者点评
永春县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没有一股脑“照单全收”,更没有选择“与邻为壑”式的污染型发展路线,而是主动承担起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造富一方的同时,还保住了碧水青山。这对于并不富裕的山区县,着实难能可贵。当前,受制于用地、用工等要素瓶颈,沿海产业向山区、内陆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永春的绿色发展之路,给我省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的山区县,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 2013-04-08永春建设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对项目进行检查鉴定
- 2013-04-03永春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 征集岗位助毕业生就业
- 2013-03-29永春扩大城市“骨架”3项目动工 总投逾42亿元
- 2013-03-28永春慈善总会获捐近3000万元 163个项目获资助
- 2013-03-27永春利用流域治理新增土地 置换空间调整产业布局
- 2013-03-25永春慈善总会去年获捐近3000万元 1万多人次获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