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当产业集群龙头企业 最高可获100万元补助
继出台《关于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在发展产业集群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在纺织鞋服、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石化后加工业等6个行业里,确定了玖龙纸业、北车、芳源文体、嘉泰鞋业、日春实业等30家企业为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根据《意见》,这30家企业将享受最高100万元的资金补助。 □实习生 陈灵 记者 晏琴 通讯员 吴群峰
自主研发 单价翻番品牌打响
此次入选的4家石化后加工业龙头企业包括科一超纤、嘉德利电子、嘉佳利纤维和圣泉制釉。以聚氨酯为原料生产合成革的科一超纤,已是李宁、德尔惠、阿迪达斯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年产值高达3亿多元,跻身该区上市后备企业阵营。在其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生产的运动鞋,不用缝线、轻便耐用、环保时尚,可卖至1700元以上,与国际品牌专卖店的1000元单价相比提高了近1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成功运用却来之不易,该公司研发投入上千万元,占销售总额3%以上,拥有研发人员50多人,包括6名长期驻厂的韩国工程师,还有十多位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专家。同时,还与厦门大学进行单个项目的课题研究。
与专注鞋革材料的“上游”企业科一超纤不同,纺织鞋服行业中的14家龙头企业则更注重鞋服的研发设计。正大集团没有走单品竞争的路子,转而选择独立开发,追求独特风格的形成。据介绍,其每一款产品的研发都要经历这样的流程:香港机构将梳理后的时尚资讯提供给意大利专业机构,意方根据资讯列出总纲,再由北京的机构进行“本土化”梳理,最后交给公司内部80多人的研发团队执行。目前正大的平民休闲路线已经被广泛接受,在全国的专卖店已有2000多家,批发网点4000个。
派顿鞋业的“法宝”则是“买手模式”,一条有别于传统鞋服的商业模式。据悉,买手模式可帮助鞋企收集流行款式和时尚元素,设计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鞋品开发,最后送达消费端。该公司设有涉足多元产品的研发团队,在广东和福建设有产品研发中心,并且同国外多家知名的产品设计工作室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技术改造 效益提高成本减半
日春实业和达利集团旗下的嘉禾食品一直走在技术改造提升效益的前列,此次也毫无悬念地入选,成为该区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嘉禾食品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通过更换新型蒸汽锅炉,仅煤炭成本每月就能省10万元,加上人力节约等综合成本,年可节省180万元左右。该厂厂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锅炉1吨煤炭生产4.5吨蒸汽,而新型锅炉则可生产9.5吨至10.5吨蒸汽,1台能抵两台用,为企业节约热力供应费用10%至35%。
纸品印刷行业的金百利包装去年花费500多万元引进一台包装印刷机器,采用最先进的移印技术,原材料成本至少降低30%左右,生产线工人从10多人减少至3人,生产工序也由11道简化到3道,综合成本更是下降了50%。不断更新的技术设备为金百利赢得了包括达利、蒙牛、康师傅等在内的多家知名品牌企业的订单。
与嘉禾食品和金百利不同,机械制造和建筑建材的龙头企业力达机电和中泰混凝土走的则是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改创新的路子。力达机电与西安交通大学建立常年合作关系,成立了空气压缩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大的教授定期来企业指导技术,企业有需求也可向其购买专业软件。中泰混凝土于2009年斥资千万余元与华侨大学携手合作,成立了“中泰华侨大学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百万余元资助研究人员进行不少于三个课题的项目研发,并为华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设立了“中泰奖学金”。
生产性项目 最高补助100万元
“产业集群需要龙头企业的吸引力和带动力。”该区科技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意见》,该区将每年组织认定,对经过认定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如龙头企业符合该区出台的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自主创新、总部经济、鼓励出口等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奖励、补助的,增加10%的资金额度;对新引进或龙头企业新增该区产业链关键缺失和延伸的制造业生产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2亿元(含)以上的,按照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限额100万元。
同时,该区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产业配套电子商务网站。对年网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的前三名龙头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每家给予30万元补助,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在政策有效期内只补助一次;支持产业集群内企业通过债券、票据、集合信托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受益财政按其发行额度每年不少于8%。给予贴息,单体债最高限额50万元,集合债最高限额100万元。
技改方面,企业因技术改造购置设备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范畴,且购置款总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按如下标准给予补助:购买区外设备的,按3%比例给予补助,最高限额为30万元;购买本区设备的,按5%比例给予补助,最高限额为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