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闽南文化大观园:出砖入石燕尾脊 最是难忘胭脂红

qz.fjsen.com 2013-06-04 09:21  张帆 谢向明 林良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土楼建筑结构极为规范

雕琢的建筑,需要有意识收集保护

如果说,一座单一的建筑是同一时期建筑风格的展示,那么,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则打破了时空,让各时期的闽南传统建筑元素碰撞到一起,让人目眩神迷。

形态各异的栋梁枋柱、隔扇门窗、柱头柱础、斗拱吊筒,工艺精美的石雕、泥塑、砖雕,建筑工匠使用过的工具整齐陈列。这些陈旧斑驳的物品,为筱筑回放了那些封存在时间里的精雕细刻。

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后有一个宽敞的露天堆场,在研究人员杨清江的眼里,里面堆放的石、木、砖等数万件建筑构件和不同时期的石牌、石狮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它们俩是明朝的石鼓,出自南安某寺庙,可能是泉州现有的年代最早的石鼓了!”走马观花的筱筑,被两个圆鼓鼓的、刻着花纹的石鼓拖住了脚步,对堆场的宝贝们如数家珍的老杨一看,便道出了宝贝详情。

这里的每一件建筑构件都凝聚了工作人员的心血,从2000年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创建开始,老杨和同事们就致力于闽南传统建筑的抢救和保护。“上世纪90年代起,泉州开始出现大规模拆迁,市区、郊区、包括全市各县区,很多人把老房子拆了。”老杨说,现在要收集这些东西就难多了,因为数量少了,加上有人专门贩卖传统建筑构件,为收集增加了难度。

老杨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有意识地恢复并保护闽南传统建筑。“西街片区说不定将来会改造成一个古建筑大观园,但要重建难度很大,必须要培养一批新的古建工人。”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