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部门”的“热作为” 泉州市档案局特色服务树品牌
东南网6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刘扬宇)日前刚落下帷幕的《家书抵万金:新加坡侨批文化展》,吸引了新加坡逾15万参观者。作为我国首个“侨批档案”对外交流活动,展览一开幕就引发了海内外广泛关注……
6月9日,泉州举行首个“档案日”活动,百名通过网络、媒体征集的热心群众聚集于泉州市档案局,共享档案文化大餐,参观者表示:以前感觉档案部门是神秘的,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及活动参与,才发现档案局有许多宝贝,还有不少和自己生活相关的档案资源……
这些,只是泉州市档案局这个冷门机关热作为的剪影。
“侨批档案”亮品牌
闽南人将信读为“批”,将寄信称作“寄批”,到海外拓荒打拼的华人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与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的合称,就称为“侨批”。
目前泉州档案局收藏有侨批实物封3126个,侨批扫描件30991件,侨批文件资料1607份。这些主要集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其中馆藏1913年缅甸仰光寄同安侨批中品相优美,字体飘逸,独具罕见的如意吉祥章尤显珍贵,堪称“侨批档案”经典代表,入选“中国档案珍品展”。
“侨批档案是珍贵的记忆遗产,记录的是一种闽南文化,档案部门希望将它发扬光大走向世界。”泉州档案局局长夏丽清如是说。为留住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市档案局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征集、征购大量侨批,集中地存放在档案局内,由档案局统一扫描、整理、造册、建立专题数据库,按照安全的原则对侨批实物进行严格管理。同时,积极通过与高校、社科联等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编研出版刊物等方式推动侨批开发研究利用。此外,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侨批局遗址踏访和口述侨批历史工作,组织“侨批档案”赴新加坡展览交流。2010年3月“侨批档案”正式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5月正式入选“世界记忆遗产亚太地区名录”。
据介绍,今后泉州市档案局将继续加强“侨批”的保护开发利用,加大国际交流合作;继续开展口述档案的收集、抢救,精心挑选馆藏侨批档案出版成书……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打造泉州侨批档案品牌。
“兰台学堂”提素质
“兰台”是档案保管机构的代名词,“兰台学堂”顾名思义,就是档案部门的学习阵地,泉州市档案局在全省档案系统首创的特色活动平台——“兰台学堂”,改变过去“填鸦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实现全员参与式的主动探索,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单位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兰台学堂”学习平台是各科室定期轮流面向全局馆举办的业务讲座,所讲内容及主讲人均由各科室自行确定,各科室工作实际共商讲课主题,分工收集资料,一起准备制作课件,然后指定专人讲课,课后组织全体干部开展现场评论和讨论交流,然后由领导点评,是一个集学习、讲授、评论、交流为一体的学习新平台。
“课件图片要更丰富些”、“例子要更生动些”……最近,监督指导科的干部们一有空就举行集体备课会,为月底由他们科室主讲的“兰台学堂”做准备。自2011年初开设以来,学堂已举办了10多期。每期为了在选题、内容、讲课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大家围绕本科室工作的热点、难点,在选取资料上推陈出新,在课件制作方面做到图、文、声、色俱全,力求讲出新意。
“‘兰台学堂’开办以来,档案部门的沉闷氛围在这里荡然无存,竞争向上、学习研究的氛围愈发浓厚。”在泉州市档案局工作了20多年的周科长如是说。
- 2013-06-11支持侨批“申遗” 中泰联办百年跨国侨批档案展
- 2013-06-01揭开旧档案神秘裱糊术 百余册档案记录人生点滴
- 2013-05-20内部人士称张艺谋户口档案仍在广西电影制片厂
- 2013-04-08中国将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信用账号伴终身
- 2013-04-02泉州市“侨批档案”工作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2013-02-25逾85万来泉务工人员建立健康档案 开展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