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淡出视野的敬字亭
悄然淡出视野的敬字亭
丰州桃源村附近立着一块“桥头路”石碑,上面写有“字纸亭”字样。
□本报记者 吴拏云/文 陈小阳/图 (除署名外)
核心提示
现今,电子信息强势席卷世界,数码应用也正在主宰我们的生活。的确,新时代里,每个人都需要大量的、迅速的、来自地球每一角的信息,于是多数都市人强迫性地“迷上”了鼠标、键盘、显示器、手机……渐渐冷淡了纸质书籍中的“黄金屋”,传统的墨、砚、宣纸、毛笔陷入了艰难的“冰川时期”。新旧交织的年代,总有一些落寞会被悲切地勾勒而出,譬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敬字亭。
出于对文化与文字的崇敬,在中国古代,人们一直秉持着“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理念。古人认为,字纸其实都有“魂魄”,所以应对其表示出尊敬和爱惜。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践踏、糊窗、封坛或与其他废物混杂,而需丢入字纸篓,收集后一起焚烧。那些用于焚烧字纸的炉亭,就叫敬字亭,也被称为字纸亭、惜字塔、敬圣亭、圣迹亭等。最近几天,记者和文史爱好者张和平先生在城内四处寻访发现,泉州城原本有不少敬字亭,但现在基本已消失无踪,少数留下的,也正处于被遗忘的边缘。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