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近万人迁漳州 漳浦有个南安村哺育三代泉漳人
当年搬过来时住的老房子,对黄飞虎老人而言是一种回忆。
创造新生
从无到有创业致富 成功不忘回馈乡亲
作为第一代移民,黄飞虎今年已经70岁。谈起当年的迁徙,老人说,离开祖辈生活的故乡,大家都不舍得,但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
据老人回忆,搬迁的5个月前,他的妻子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这是他人生最痛苦的阶段,一度让他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标。1972年2月15日,正式外迁的日子,初到迁入地,“什么都没有”,老人回忆说,没有电灯,就点煤油灯;没有像样的道路,就平整周围的环境。
从无到有,生活在这里的人秉承南安人爱拼敢赢、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曾放弃努力。“当初分配田地时,分到的是红色性质的土地,种水稻或蔬菜基本没有收成。”黄飞虎说,他和村民利用稻草回田、炼制草木灰中和土壤的酸性、使用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经过改造,种植的蔬菜、杂粮渐渐有了收获。
日子不断好转,1984年,黄飞虎花费近万元建起一座两层石板房。村民说,在上世纪80年代能建石板房的都是“有钱人”,当时的石板房也成了村里财富的象征。26年后,黄老花费53万元建了一栋3层高的小洋楼,如今他和老伴带着孙子在这里享受天伦之乐,子女则在外打拼。黄飞虎说,他的两个女婿都在菲律宾从事小商品贸易,大儿子在浙江义乌为他们提供货源,都发展得不错。
据了解,目前新民村共有1500多人,常住村民五六百人,主要以留守老人与孩子为主,近1000人奔赴各地,从事五金、小商品生意,其中200多人在海外开办实业。逢年过节,路边停靠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成为村庄里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村民的成功也是南安人在异乡敢拼会赢、事业有成的缩影。蓝伟彬介绍说,每年重阳节,回家看望老人的侨胞、商人都会宴请全村60岁以上老人,这是一种情感寄托,表达着对老人的孝敬,已经成为村里多年的传统。此外,捐款建设村道、筹建新民小学等公益项目,都能看到海外乡亲热情的身影。
- 2013-07-29泉州“飞地”:记者探访洛江三明安溪三地故事
- 2013-06-07一村连四县 南安乐峰镇飞云村百余村民成“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