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养老模式在“有益”尝试 机构不少入住率不高

qz.fjsen.com 2013-09-25 11:53   来源:    我来说两句

制约 缺钱缺人 服务和意识都没跟上

尽管泉州在社会养老模式上,积极探索居家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有益措施,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居家养老服务站里的日间照料室,还是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基本都不高。上文的养老机构床位数据就显示,使用率不足五成。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是人们在养老方面的意识还跟不上,另一方面,泉州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因素1:六成多老人更愿“家庭养老”】

“在我们接到的电话里,需要护理老人的客户,都是来自老人自己家人,要么是自己的子女,要么是负责照顾老人的亲戚。”泉州乐乐家政公司的何总告诉记者,虽然知道泉州有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但几乎没有业务是来自社区的。

这个情况在泉州雪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也得到了确认。该公司负责人江先生表示,作为总部在福州的家政公司,在进入泉州市场时他们也考察了多个社区的养老服务情况,但基本上没有业务往来。“我们发现闽南人的宗族观念是很强的,哪怕一个老人没有亲生子女照顾,也能得到宗族里其他亲戚朋友的照看。”他认为,在泉州,“家庭养老”的观念浓厚,老年人在宗族中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善的照顾。

在晋江市民政局8月份刚刚完成的一份相关问卷调查中,354个调查对象里面,有90%以上老年人目前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老年人亦都比较倾向于家庭养老,比例达到了62.65%。晋江市民政局福利科副科长王川国介绍说,由此可见,家庭作为老年人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在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泉州人的传统观念中,即使很多子女工作上很忙,也没有精力照顾老人,但还是不愿意将老人送到养老服务机构,担心被别人认为是不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商黎霖认为。“不过,随着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认可与接受。”王川国说。

【因素2:缺少资金 专业人员也不够】

“我们在对泉州市场进行考察时就发现,相比大城市,泉州的社区偏小,老龄人不够多,如果要第三方公司来提供养老的社会化服务,对企业化运营的公司来说,成本太高。”雪品家政的江先生认为,比如家政公司如果固定挂钩某个养老服务站,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以及到达效率,可能需要一个专职的人员待命,“但以目前来看,如果设置了专职人员来对接养老服务,基本很难靠这一块业务的收入来支付员工薪资。”

江先生介绍说,像一些大城市的社区,就把老人集中托管给家政公司。“大城市的社区都是几万户的居民,养老服务站变成白天照看老人的托管所,交由家政公司全权操作,集中饮食、集中护理,北京大型的家政公司,一般都有这方面的牌照。”他说,只有上了规模,成本才能降下来,才有操作的可能。

“由于泉州各个乡镇经济发展不均衡,富裕的村落、乡镇,在养老资金上就比较充裕,相对贫困的乡镇财政,就很难负担养老院的支出。”蔡科长说,按要求每个养老院都应该配备起码一名工作人员,但目前在人员编制上问题也比较难解决。

在养老机构建设的资金来源上,政府在推进养老事业发展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的经费投入是重要保障。“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在筹资方式上,希望政府资金补助的占83.08%,发动个人和企业捐款占67.66%,村集体出资占42.66%,海外华侨捐款占33.23%。”王川国说,除了政府出资,也要着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多种筹款方式相结合。

东涂社区相关负责人林女士表示,社区只能尽量依靠辖区内的居民小区来为老人提供相关养老服务。“比如东方银座的小区,社区出面帮忙解决老人活动场所,并从社区有限的经费中拨出2000元给小区里面的老人协会购买设备和开展文体活动。”她说。

“目前,泉州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人员也相对缺乏。”商黎霖说,2012年,全市参加鉴定养老护理员621人,取得专业资格证书582人。全市的社会工作师只有418人。“养老从业人员的就业技能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她表示。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