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海艺节的亮点 “本届海艺节有‘两个精彩’值得期待” 中国日报记者:本届海艺节框架内活动,我们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方面,可以看到哪些精彩内容?特别是开幕式表演,一直都是艺术节的“重磅”,大家参与最热烈、感受最直接,能不能“剧透”一下? 张永宁:感谢您的提问。本届海艺节有“两个精彩”值得期待。 1.开幕式演出。我们精心编排了民族歌剧《大海承诺》。这部原创剧目紧扣海丝主题,呈现出三个特点:从思想性来看,突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路,更是“心路”,这条路上传扬着诚信、勇敢、分享、牺牲等人类共同价值。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讲述:忠臣之子林旭为逃避追捕躲进傀儡戏班。班主为了完成保护他的承诺,带着让木偶艺术走向世界的执着,带领戏班从泉州刺桐港远行到亚历山大港,其间展开了一幕幕生离死别、爱恨交织的感人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以小见大,讴歌了一代又一代大海开拓者、继承者的胆略勇气,颂扬了先人们对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懈追求。从艺术性来看,首先是形式创新,创造性地加入泉州提线木偶这一国家级非遗表演形式,由真人和木偶同台演出,达到“人偶合一”的艺术效果;其次是内涵创新,传统的提线木偶表演,都是由“人”来操纵“偶”,这次我们为反面人物制作了一个高4米的木偶,以悬丝连接真人,由真人来进行动态表演,形成“偶”操纵“人”的视觉冲击,隐喻人物是被规则操纵的傀儡。从观赏性来看,这部剧在很多细节(舞美、道具等)设计上匠心独具。比如,我们将木偶以剪影的形式,巧妙投映在特定位置,让剪影与整个场景融为一体,在舞台上形成真人表演、木偶表演、剪影投映三个视觉看点。再比如,传统木偶艺人一般身穿黑色演出服,这次我们把公元10世纪海丝沿线国家的人文景观、建筑风貌等描绘在木偶艺人的演出服上,小木偶们表演时,身后就有了充满异域风情的“背景”。 2.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新落成的泉州非遗馆在海艺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展示海丝非遗精品的永久场所。这次展览有三个特点:一是精品多。现场除了我们中国外,还有11个国家,共130个非遗项目参展,可以说来的都是“国家队”。从国际展区的情况看,每个项目都可以代表这项艺术在参展国家的最高水准。比如,印度南部的卡拉姆卡里是一种手绘印花棉纺织品,工艺繁杂、图案精美。此外,还有意大利西西里传统手绘、约旦马赛克拼接、科威特蛋雕、泰国面具、伊朗地毯、南非兽皮画等,相信可以让大家一饱眼福。我们的国内展区展出的80多个非遗项目,也都是世界级、国家级“选手”。比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名录的,有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热贡艺术、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北京药香制作技艺、西藏尼木古宝藏香、苏州苏绣、海南椰雕、潍坊风筝等。可以说,三个楼层、8500平方米的展馆,大家可以慢慢踱步、尽情品味。二是体验好。许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常常停留于展柜里的某个物件、某种手艺。这次,我们用“走街串巷”的展陈方式,辅以3D投影、全息成像等技术,努力让观众能够直观具体地了解一项非遗作品的诞生过程,甚至体验创作的快乐。比如,惠安石雕需要用到的十几种工具都是哪些?创作中有哪几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是什么?在展览中都能了解。再比如,我们采取1∶1船体解剖复原的手法,结合电解玻璃投影的形式,对水密隔舱进行全景再现,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还比如,我们通过设备实时采集了人体手势动作,观众可以通过点击屏幕来模拟刻纸工艺,亲手创作非遗作品。三是功能强。今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延续展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努力打造成为海丝沿线国家非遗参观学习、教育培训和交流展示的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