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将安装在车上显眼、方便取用的位置。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老师现场介绍AED使用方法及意义。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林婕)5月20日,第七届“5.20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在泉州开元盛世广场举行。活动现场,泉州市红十字会与泉州交发集团举行了AED设备加装项目启动仪式并正式签约。 据悉,泉州红十字会向泉州交发集团捐赠18台AED设备,经过对人流量、覆盖面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这批设备将陆续投放到古城“小白”电瓶车和公交首末站(部分在工业园区),变身流动的“生命急救站”。 “这些AED将安装在车上显眼、方便取用的位置,在紧急情况下可免费取用,为突发心脏骤停等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泉州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AED设备的投放将大大提高公交急救能力,为市民、游客和驾驶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据悉,AED全称为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普通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在心脏骤停发生后,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可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近3年来,泉州市大力实施“‘救’在身边”专项行动,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和公共场所AED配置,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12.38万人次,实现公共场所配置AED1223台。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